RTM工艺中气泡形成及消除研究
|
|
- 更新日期:2014-03-22
- 浏览次数:119 下载次数:29
|
|
详细介绍
总结了关于RTM(树脂压铸)工艺中气泡缺陷的文献报道,对RTM中气泡缺陷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各研究者提出的消泡方法、理论和模型进行了概述,同时对RTM工艺中气泡缺陷的研究现状给予充分关注,并对RTMI缺陷研究的未来方向进行了展望。
RTM(树脂压铸)工艺是复合材料成型中一种重要的成型技术。RTM成型工艺的飞速发展始于1985年,其成型工艺和理论的研究也于20世纪90年代达到高潮。RTM工艺是一种闭模成型技术,通过将树脂注入预先铺有预成型体的闭合模具中即时成型制品,具有成型周期短、对环境污染危害少、设备和劳动成本低、能成型复杂和大型制件的优点。尽管RTM具有诸多优点,但其仍有一些缺陷限制了它的应用和推广,比如表面质量差、起皱、漏胶、气泡、干斑、裂纹和结构变形等,其中气泡是危害最大的缺陷之一,在RTM工艺中气泡问题尤为严重且难以克服。气泡的存在引起纤维浸润性降低,粘接性变差,使得复合材料构件强度不一致及表面质量低劣,气泡的存在还会降低复合材料的耐久性和耐疲劳性能。制品中含有1%的气泡,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下降7%,并且气泡是湿气渗入的通道,将因为氧化作用而导致树脂的降解、降低纤维一树脂的结合性能‘1]。从而使制件承重、尺寸稳定、使用寿命等基本性能严重丧失,由此可见,气泡缺陷对RTM成型危害之大。
[ 资料下载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