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科学家不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真正转变为生产力,那就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科学家。”这句话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黄伯云对科学家的最高期望。
1988年,从美国学成归来的黄伯云教授对当时国内的科研环境感到震惊:科研成果开完鉴定会后,也就意味着将被束之高阁;搞科研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表论文、评职称,鲜有成果真正走向市场。他认为,当时的科研院所管研究、企业管转化的模式,严重束缚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在目睹了大量科研成果因时过境迁而被浪费后,中南大学开始酝酿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同时也在思索如何建立一种保障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
2000年3月9日,中南大学颁发《关于落实国家以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入股政策的实施办法》,“两个70%”正式出台,即:将技术成果出资入股所获股份的70%分配给有关科技人员,将非政府计划项目结余经费出资入股所获股份的70%分配给有关科技人员。这是个什么概念?比如新办企业,某教授一个成果作价100万元入股,其中的70万元就归了教授本人;课题结余经费100万元拿去入股,其中70万元就属课题组成员。
“两个70%”的办法犹如一把“手术刀”,一刀割除科研人员在分配体制上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的“顽疾”后,学校蕴藏的巨大智力和技术资源迅速被激活。
为使科研成果尽快产业化,2001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整体改制为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飞机刹车片打破国外垄断
飞机的起降和滑行离不开刹车副产品。用炭/炭复合材料制造的炭盘,耐高温、性能好,使用寿命是金属材料的4倍,重量只有其1/4,被称为“黑色的金子”。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英、法三国实现了金属材料向炭/炭复合材料的升级换代,他们垄断着制备技术,我国飞机使用的这种刹车材料全部依赖进口,一旦国外实行禁运,将严重威胁我国航空战略安全。
“博云新材”,这家由国内顶尖的粉末冶金复合材料专家团队组建、集产学研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把目光瞄准了摩擦制动材料和炭/炭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与生产,研发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产品。在国内粉末冶金复合材料领域,公司形成了最完善、竞争力最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链条。基础研究依托中南大学,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在公司完成。完善的产业化链条,使得公司能在短时间内将行业内最新的先进技术应用于规模生产中,快速转化为经济效益。
据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胜介绍,该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飞机刹车片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使我国成为继美国、英国和法国之后,第四个能够应用自主知识产权生产飞机刹车片的国家。公司开发的飞机刹车副产品已获得波音、空客系列飞机多种机型的生产许可证,为国内取得PMA证书最多的公司。在产品质量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同时,公司产品价格要比国外产品便宜30%以上,具备了极强的国际竞争力。
2005年,“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荣获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结束该奖项连续6年空缺的历史;“炭/炭复合材料飞机刹车副产品”荣获2005年上海国际博览会金奖。
2009年9月28日,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交易所中小板挂牌上市,首日市值达11.56亿元。
进军环保型高性能汽车刹车片领域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我国汽车刹车片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左右。
而中国摩擦与密封材料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汽车刹车片生产企业有近500家左右,但80%以上的企业规模较小。随着我国汽车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汽车刹车片行业面临着环保化和高性能化转型,环保型高性能刹车片除要满足高温衰退小、磨损率低、摩擦系数稳定等要求外,还应具有振动小、噪声低、落灰少等环保人性化的性能特点。
“博云新材”旗下子公司湖南博云汽车制动材料有限公司,在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产业示范化工程项目”等项目的支持下,已在半金属陶瓷基刹车片、低金属陶瓷基刹车片和非金属陶瓷基刹车片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已成功应用于环保型高性能汽车上,在国内刹车片行业,该公司在配方技术和装备技术方面名列前茅。
博云汽车制动已完全掌握陶瓷基刹车片的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并已大批量生产;公司目前的客户主要有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广汽长丰等14家主机厂,市场基本覆盖了国内民族品牌汽车。
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让“博云新材”的市场之路越走越宽。公司董事长刘文胜目前还担任国家“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特种材料研发”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同时担任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他坦言,“博云新材”崛起的奥秘,关键是“产学研一体化”的良性构建。“由于冲破了传统观念和因之而形成的管理体制的束缚,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蕴藏的巨大智力和技术资源正被‘博云新材’这个市场载体快速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