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或将出台,外资也加紧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与上市公司合作成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的一把“钥匙”。除了整车企业之间的合作外,外资开始把触角延伸到零部件市场。
向零部件领域延伸
工程塑料专业生产制造商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近日宣布与主营汽车钢制车轮的兴民钢圈宣布开展合作,双方针对新能源汽车某一型号车轮轮毂的复合材料替代化项目的合作事宜进行了协商,并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巴斯夫(中国)推荐合适材料给兴民钢圈,为其提供零部件结构、重量、成本、性能优化方案。如果项目最终开发成功并投入量产,兴民钢圈承诺在此项目的后期量产全部生命周期内,使用巴斯夫(中国)的原材料作为唯一指定的量产用塑料轮毂用材料。
此次合作可谓双赢,巴斯夫(中国)在复合材料车轮轮毂的应用、轻量化设计和技术支持等先期技术支持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经验,兴民钢圈可以借此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而对于巴斯夫(中国)来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为其原材料市场拓展了新的空间。
电池是组装混合动力系统的一个成本比较高的零部件,丰田为了实施在中国的扩张计划,看准了科力远。今年5月30日,科力远宣布拟与常熟新中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Primearth EV Energy株式会社、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及丰田通商株式会社设立中外合营经营企业“科力美(中国)汽车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主要开发、制造、销售搭载于汽车的镍氢蓄电池单体模块,并为其提供售后服务。Primearth EV Energy株式会社持股41%为第一大股东,科力远持股40%紧随其后。
科力远收购的日本湘南工厂向PEVE供应负极材料,负极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稀土储氢合金粉,中国拥有稀土资源优势,在中国生产镍氢蓄电池单体模块具有成本优势。
外资跑马圈地
吴辉介绍,由于看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外资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据了解,2009年版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去年年底到期,不过外资的布局并没有止步。
今年7月,奥迪宣布将与中国一汽共同开发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奥迪董事会主席施泰德看来,提升在华产能,深化对中国市场的拓展将有助于提高其国际地位。
戴姆勒与比亚迪合资公司深圳比亚迪戴姆勒生产的腾势纯电动车将于今年11月发布,有望明年上市。深圳比亚迪戴姆勒已与多家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将率先在深圳、上海和北京成立首批经销商,庞大集团将负责北京地区的销售。
吴辉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到期实际上并没有影响到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布局。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没有打开,主要原因是运营模式、配套设施方面尚不成熟,电池技术方面还有待提高。由于需求原因,目前锂电池市场过剩,不过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随着市场打开,局面也将转变。
目前具有前瞻性的外资企业开始扩张“跑马圈地”,大规模生产的不多,多是试生产、示范运营阶段,因为市场起来后机会也丧失了。
至于新一轮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实施对外资的影响,吴辉表示,新的补贴政策有望打破地方保护,不过对本土企业更有利,外资企业的竞争力将一定程度上被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