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8月6日,河北省聚合海内外特别是京津冀的高端创新要素,举行了重大项目产学研对接洽谈会(以下简称接洽会)。接洽会上,作为明星企业,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共有新材料、航天、文化创意、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的5个创新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其中不乏清华大学、南京玻纤研究院等高端科研院所及行业龙头。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当前的的产业地产和城市运营,应该注重三个“引”——“引制”、“引资”和“引智”,制度优化、资本导入和智力研发三方面共同努力,是培育卓越产业与城市运营商的重要基础。近几年,华夏幸福在这方面的动作可以说是可圈可点。
引制方面,7月27日,发改委选取并公布了13个示范性PPP项目案例。固安工业园区新型城镇化项目,由于固安县政府采用市场机制引入战略合作者华夏幸福,形成了“产城融合”的整体开发建设机制,提供了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解决方案,成功入选。而在随后的7月29日,国务院更是发文对此运营制度提出了表扬。
引资方面,华夏幸福除了拥有着一直引以为傲的“招商团队”,自身也通过资本干预的方式助力所在园区企业的发展。
而此次会上,华夏幸福与清华大学、南京玻纤研究院等高端科研院所合作正体现了“引智”的模式。产学研的打通,让华夏幸福后续的研发模式更值得行业关注和学习。
20大产学研项目助阵洽谈会
据了解,华夏幸福旗下清华大学(固安)重大科技项目中试孵化基地、固安卫星导航孵化港、固安肽谷生命科学园孵化器、大厂影视星光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孵化港、大厂检验检测产业加速器、怀来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器、香河智能机器人产业孵化基地、任丘鼎兴新材料产业孵化加速器等8个产业园的20个已签约入园的重大项目,进行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展示和发布。
20大产学研创新项目助阵产学研对接洽谈会,星光耀眼。但梅花香自苦寒来,能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并非一日之功。华夏幸福在“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上,走得步履稳健而踏实。
早在2014年5月,作为科技创新的驱动力量,清华大学就被华夏幸福引入固安产业新城,清华大学旗下重大科技项目中试孵化基地正式落户固安。
在产业方向上,清华大学中试孵化基地将重点打造集“创新研发、项目孵化、技术转移、支撑服务”四位一体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将清华的高新技术成果优先在河北实现产业化。计划通过6~8年建设,汇集200~300个科技孵化项目,吸引100位以上的专家、教授,500名以上名校研究生入园,并吸引近万名员工就业。最终形成高层次人才、高科技成果、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本的聚集,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此次接洽会上完成签约的空气凝胶项目,就是由清华大学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工程技术中心研发,并作为新材料行业的产学研项目,入驻清华大学(固安)重大科技项目中试孵化基地。
业内普遍观点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进入重要节点,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定位各有侧重,为区域创新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实施创新驱动也符合时代的需要。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习近平主席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吹响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角。
严跃进表示,中国制造强国建设的“三步走”战略在实施,对于高新技术的研发就显得很迫切。在搭建传统产业园等物理平台的过程中,探究产业前沿领域显得非常有必要。这也是目前房企战略转型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创新平台提速区域经济发展
在产学研相互结合的道路上,全球领先的产业新城运营商华夏幸福为何能越走越远?
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威表示,华夏幸福正在构筑产业平台生态体系,通过环境创新、平台创新、金融创新、产业创新等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发展。而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产学研创新体系,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资源与平台良性互动才能成为创新发展的原动力。除清华大学之外,北京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卫通集团、北京电影学院、南京玻纤研究院、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上述这些科技创新主力军,近两年无一例外地与华夏幸福在节能环保、新材料、航天应用、智慧城市、生物医药、影视创意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华夏幸福栽下的“梧桐树”为何能引来如此多的学界“金凤凰”?归根结底,依然是优秀的运作模式。
赵威认为,这正是华夏幸福以市场化的模式,以创新的方式发挥对资源的配置能力,推动产业发展的结果。
具体而言,在华夏幸福搭建的平台生态体系中,汇集了来自硅谷、柏林、特拉维夫、首尔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全球创新资源,华夏幸福以多种产业园为承接载体,以海量企业为产业化对接平台,以灵活金融体系为核心支撑,以全方位技术商业化为有力保障,通过推动技术商业化,使创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真正实现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同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严跃进说,华夏幸福目前的业务模式,已经形成了滚雪球的效应,正吸引行业上中下游各企业的关注。这样一个模式值得推崇,毕竟从其目前的业务发展规模看,发展态势比较明显,反映了较好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当然,站在目前中国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后续政府层面应该有这样一个产业规划的意识,对此类企业的模式进行一个深入的研究,借此进行推广,将利好中国城市、产业等的新常态模式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