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从小生活在草原水乡多伦,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安徽阜阳学习玻璃钢技术。不论在外上大学,还是他乡工作,王平的心里时刻不忘家乡这片草原。每到假期回家,看到草原旅游业的兴旺,本来就对蒙古族文化特别感兴趣的他,想到了回乡创业。了解到蒙古包有很大的需求量,他就想到了制作蒙古包。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不断深入市场调查。普通蒙古包到冬季拆卸麻烦,工序繁琐,耗费资金大,他就想到把学到的玻璃钢新型技术运用到蒙古包的制作上。2014年6月,王平成立了三融复合材料公司。经过多次研制,他带领他的团队研制出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蒙古包,人们习惯称之为玻璃钢蒙古包。
玻璃钢蒙古包是一款古代传统与现代科学相结合、民族特色与安全舒适相结合、旅游产品与家庭特色相融合的现代科技新产品。主体结构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辅料为抗风钢梁和保湿材料。哈那墙采用双层结构,内层为装饰效果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smc模型玻璃钢的大强度支撑体,用螺钉连接后的哈那墙通过与地面的连接成立一个与每个构件之间连接的抗风强度主体。在以上构件的基础上,又与带有特色的浮雕门相结合,配上精美的浮雕挂件,外墙的特色花纹,在视觉上更加突出表现蒙古族的特色,同时又能体现现代住所的简约美观。
玻璃钢蒙古包的使用寿命在20年以上,抗风强度是布制蒙古包的10倍。经过试验证明,包顶可以同时站6个人,因而这款蒙古包不但让人用着舒心,更让人放心。
王平的公司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厂房面积1500平方米,总投资80万元,设备投资50万元,带动就业26人。经过市场需求量调查,玻璃钢蒙古包的销售空间很大,企业前景很好。
今年4月,王平参加了该县就业局组织的免费创业培训,充实了企业管理知识。6月,他参加了锡盟大学生创业大赛。比赛中他学到也见识到了更多新型产业,更加增强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王平说:“下一步准备向县就业局申请创业扶持贷款,再自筹一部分资金,做强做大企业,带动更多的小伙伴们就业,争当一名创新创业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