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产业升级,对碳纤维求“材”若渴。电动汽车、航空航天、风电大叶片三大应用领域驱动碳纤维需求快速增长。电动汽车领域,电动车续航里程远低于传统燃油车,必须轻量化增加续航里程,碳纤维因其高模量、高强度、轻质量等特性成为增加续航里程的最佳选择。宝马率先与西格里(SGL)联合开发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并成功应用i3电动汽车系列,开创碳纤维大批量应用新时代,预计2020年,电动汽车领域碳纤维需求量有望达18750吨。航空航天领域,国产C919大型客机商业化进一步推动碳纤维行业快速发展。C919大型客机尾和侧翼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据报道,C919预计2016年首飞,其商业化将拉动国内对碳纤维材料的需求,预计2020年航天航空领域碳纤维的需求量将达到22800吨。风电应用领域,大功率、长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组发展趋势。随着风电叶片碳纤维化占比不断提高,预计到2020年碳纤维需求量为30720吨。
高端碳纤维产品一直被日美国家垄断,进口替代空间广阔。(1)碳纤维产品由于技术和生产壁垒高,被日美垄断。2014年全球前五大日本东丽、日本帝人、三菱丽阳、德国SGL和台塑集团等主要碳纤维供应商的市场份额总和占全球的60%左右。由于技术封锁,高端碳纤维产品一直被日美垄断;(2)国内碳纤维起步较晚,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目前我国碳纤维实际产量小于产能,2014年产量仅为3200吨,且产品多数为低端产品,难以满足下游的性能需求,因此加快碳纤维发展尤其是高端碳纤维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进程迫在眉睫。(3)政策扶持助力碳纤维进口替代。2013年11月工信部发布的《加快推进碳纤维行业发展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碳纤维技术创新、产业化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达到国际水平,初步形成2-3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碳纤维大型企业集团以及若干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产业链完善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集聚区。“十三五”新材料规划有望进一步凸显碳纤维作为战略性新材料的重要性。
国内碳纤维产业爆发在即,成套装备作为关键点将最先受益。碳纤维产业爆发初期,生产设备是碳纤维的产业化关键点,且技术壁垒最高。目前国内已拥有少数制造设备的生产厂商。我们认为随着碳纤维下游需求爆发,设备生产商有望优先受益。
行业评级:推荐。碳纤维作为高强度、高模量、轻质量的新型纤维材料,随着下游电动汽车、航空航天、风电大叶片三大应用领域需求快速增长,国内实现产业化在即。目前国内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产业化基础,未来随着规模化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下降空间广阔,有望进一步推动碳纤维发展,我们看好行业的发展前景,给予行业“推荐”评级。我们重点推荐标的:精功科技(002006)、海源机械(002529)、康得新(002450)、楚江新材(002171)、申达股份(600626)、和邦生物(603077)、金发科技(600143)。
风险提示:国内进口替代低于预期;碳纤维应用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