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玻璃纤维
道生天合
沃达重工 液压机 华征新材料 奥德机械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政策导向 » 正文

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启动 检测机构作用凸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25  来源:中国建材报  浏览次数:213
  今年10月,《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办法》(以下简称《收费试点办法》)开始实施,对石化和包装印刷行业征收VOCs(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副秘书长、解放军防化学院研究院栾志强表示,《收费试点办法》的实施,加速了VOCs控制工作的进展,推动了VOCs监测和治理行业的发展。
  《收费试点办法》的实施,到底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超标排放需缴纳4倍排污费
  此前治理主要为了回收,现在需要达标排放,给治理企业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
  杭州彩虹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赵国伟告诉笔者:“目前石化行业的VOCs治理主要是为了回收挥发的VOCs再资源化利用,或者是为了减少VOCs排放总量。加之目前VOCs排放标准和监测技术不完善,石化行业的VOCs治理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
  他认为,随着《试点收费办法》的实施,以及排放标准的不断完善,排放VOCs的企业会逐渐重视达标排放,把达标排放作为VOCs治理的主要动力之一。根据新《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规,“达标收费,超标违法”,超标要受到罚款、限产甚至更严厉的处罚。
  比如北京发布的《关于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标准的通知》规定,达标排放的收费标准为每千克10元,对于存在未安装废气治理设施,或废气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或挥发性有机物超标排放等环境污染行为的,收费标准为每千克40元。也就是说,超标排放需要支付达标排放4倍的费用。所以说,排污企业为了支付更少的费用,需要进行VOCs达标排放治理。
  政企都要对VOCs监测排放心中有数
  一些地方出台在线监测制度,排污企业需要通过监测了解VOCs排放是否达标,排多少种,排多少量;做治理方案时,一定要事先把成分检测、分析清楚。
  业内人士认为,《试点收费办法》的实施,为监测VOCs行业也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根据规定,达标收费,超标违法,违法要受到处罚,需要排污企业承担更高的经济代价。所以排污企业需要通过监测了解排放的VOCs是否达标,排多少种,排多少量,以便采取有效治理措施。环保部门执行《试点收费办法》时,也需要通过监测掌握排污企业的VOCs排放情况。
  据了解,为了配合实施《试点收费办法》,一些地方相继出台了在线监测相关制度。比如今年7月上海发布了《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减排方案》,要求到2016年底前,处理规模达到1万立方米/小时的企业必须安装VOCs在线监测系统。
  天津市规定,排气筒的VOCs排放速率大于2.5千克/小时或排气量大于6万立方米/小时,必须配套建设VOCs在线监测设备。据了解,广东、北京、河北、重庆等省(直辖市)正在研究制定在线监测具体方案。
  栾志强提醒企业注意,在做VOCs治理方案时,一定要事先把被治理VOCs的成分检测、分析清楚,否则效果难以预料。据他介绍,今年曾碰到几个案例,由于事先没有把VOCs成分搞清楚,导致治理方案不能实施,治理企业损失很大。
  赵国伟告诉笔者,监测一样至关重要。据他预测,有的企业一年缴纳VOCs排污费才2万元~3万元,治理费用可能需要10万元以上。如果环保部门监测不准确,超标排放检测不出来,排污企业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花更高费用去治理。
  监测清单、技术规范空白待填补
  VOCs在线监测技术方法驳杂,良莠不齐,市场混乱,与先进国家的技术还有差距,建议科研团队进行技术研发。
  青岛佳明测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新岗认为,VCOs监测行业的发展还需要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据他介绍,我国早在1999年就推出了《HJ-381999固定污染源排放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但现在还没有出台VOCs在线监测技术规范,致使目前VOCs在线监测技术方法驳杂,良莠不齐,市场混乱。
  据了解,目前国内还没有出台污染物监测清单,企业监测时不知道监测何种VOCs。多数治理企业负责人表示,国家应尽快出台污染物监测清单,以便于环保部门和排污企业在线监测排放污染物,促进VOCs监测行业发展。
  另外,由于国内VOCs监测起步较晚,相对于发达国家,技术基础还比较薄弱。赵国伟认为,VOCs监测是整个行业的事情,不是哪一个企业的事情。他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科研团队,选取有实力的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VOCs监测技术研发。
  虽然目前国家还没有对建材行业征收VOCs排污费,但家具制造、涂料等行业每年排放的VOCs的量并不少,也许在VOCs排污费全面施行之后,涂料制造等行业也会被纳入征收范围。因此,建材企业还是要学会未雨绸缪,改进生产方式,降低VOCs排放量,实现企业向绿色发展平稳过渡。这不仅是为企业自己负责,更是为整个社会环境的环保负责。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c)2013-2020 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00539号

关注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