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新材料产业发展2016年推进计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6年1月5日
河北省新材料产业发展2016年推进计划
新材料是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支撑和重要先导。为加强对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促其尽快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现提出2016年推进计划。
一、发展基础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省新材料产业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提升。2014年,全省新材料产业(暂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数据)规模以上企业573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完成增加值261亿元,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17%,是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第二大行业。在晶硅材料、液晶材料、特种陶瓷、高品质特殊钢、碳纤维、钒钛及中间合金等新材料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竞争优势,形成了石家庄国家半导体照明、唐山国家钢铁材料、承德国家钒钛新材料、邯郸办公自动化耗材和特种电子气体新材料等一批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新材料产业基地,涌现了河北立中、汉光科技、保定乐凯、同辉电子、承钢钒钛等一批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建设了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英利集团光伏材料与技术、东旭集团平板玻璃技术和装备等一批国家级重点创新能力平台。同时,我省新材料产业也面临着整体规模偏小、行业布局分散、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较短等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立足河北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紧盯行业高端和最新动态,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产业化发展为方向,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支持为保障,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着力提升产业聚集水平,做大做强特种金属材料、新型绿色建材、电子信息材料、现代化工新材料等四大优势领域,加快发展石墨烯、超硬材料、纳米材料、3D打印用材等前沿新材料,努力使新材料成为带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推动我省由原材料大省加速向新材料大省转型发展。
2016年的发展目标是:
——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全省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增加值达到300亿元,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现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装备和研发实力不断提升,年内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5家。
——部分领域取得突破。在我省优势领域,实施一批技术创新和重大产业化项目,力争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优化一批工艺流程,开发一批新产品。
——聚集效应更加显现。引导新材料企业和项目向重点区域集聚,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材料、新型绿色建材、现代化工新材料等产业的聚集度。
三、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示范
在特种金属材料、新型绿色建材、电子信息材料、现代化工新材料及前沿新材料五大重点领域,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产业聚集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特种金属材料。大力发展高铁用钢、汽车用钢、造船用钢、高速工具钢、电工钢、高级管线钢等特钢产品,加快发展高强高韧高耐磨、低成本的锆、铝、钒、钛、镁等合金制品。重点打造5条产业链:即高合金钢熔炼→高精度加工→合金钢制品;钒钛磁铁矿冶炼→优质中间合金→钒钛钢新产品开发→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高性能铝合金熔铸→汽车零部件及应用和高精度铝型材;钨钴钼钽铌等原材料→硬质合金制品→硬质合金工具等超硬材料;铁基、铁镍基和钴基非晶材料→非晶带材→非晶变压器。
——重大技术攻关。依托中钢研先进金属材料涂镀、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中信戴卡汽车零部件轻量化等省级以上重点创新平台,唐钢、邯钢、邢台轧辊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大先进熔炼、凝固成型、气相沉积、型材加工、工艺设计、高效合成等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低成本生产及高可靠性等产业化制备瓶颈。
——重点产业化项目。加快资源综合利用、铁水预处理、高拉速/恒拉速连铸、无缺陷铸坯、控轧控冷等先进技术应用示范推广,推进年产40万吨冷轧硅钢、年产1万吨汽车用高等向超高韧性模具钢、年产10万吨高强汽车铝合金、年产5万支金刚石钻头、年产5万吨高品质镁合金、年产30万吨高纯(超高纯)生铁、年产120万吨焊接新材料、年产1万吨钒铝合金钼铝合金等项目建设。
(二)新型绿色建材。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节能玻璃、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循环利用建材及制品等新型建材,加快研发轻质高强板材、承重复合板和建筑涂料等新型建筑材料技术。重点打造2条产业链:即节能玻璃涂料→节能玻璃→节能门窗制品;新型轻质高强绿色建筑新材料→内外墙保温板→绿色节能建筑解决方案。
——重大技术攻关。依托耀华玻璃、惠达卫浴、河北建工集团、奥润顺达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以及隆达日用陶瓷制造技术等省级工程实验室,开发优化全氧燃烧、配合料高温预分解、节能配方等技术和优质浮法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超白玻璃、电子玻璃等产品,开发应用自动化配料及均化系统、废(碎)玻璃自动化处理系统等。
——重点产业化项目。推进年产30万平方米高性能建筑节能门窗、年产1600万平方米镀膜玻璃、年产8万吨环保型水性涂料、年产600万平方米装饰用阻燃铝复合板、年产5万吨空心粉体保温材料、年产1万吨玄武岩连续纤维及制品等项目建设。
(三)电子信息材料。巩固单晶、多晶硅电池产业优势,积极发展化合物电池和薄膜光伏电池,加大储能材料及产品的研发,大力发展平板显示用液晶材料、玻璃基板和半导体照明材料,提升有机光导鼓和墨粉材料生产规模和品质。打造3条产业链:即晶体硅→硅片、光伏玻璃→电池片、EVA/背板→光伏组件;液晶材料、玻璃基板→平板显示器件;固体发光材料→光电子器件→LED应用产品。
——重大技术攻关。依托东旭集团平板显示玻璃技术和装备、英利集团光伏材料与技术、晶龙实业光伏材料及工艺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快发展大直径、低氧碳、长寿命超薄硅单晶片,提高晶硅电池转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开发砷化镓、氮化镓、碳化硅及外延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提高高端液晶材料、显示基板生产线装备水平;开发高分辨率、高速率和长寿命的OPC鼓产品以及柔性OPC鼓,低温定影、无毒无污染墨粉等。
——重点产业化项目。加快新型稀土锂离子电池、大直径外延片、高纯度碳化硅产业化步伐,推进年产1000吨彩粉、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系列特种电子气体项目、年产9570平米透明氧化物阻隔膜、年产3600万平米锂离子电池PE隔膜、年产1200万平米涂层改性隔膜产业化等项目建设。
(四)现代化工新材料。加快发展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大力发展聚碳酸酯、特种牌号专用PVC树脂、氟树脂、车用聚丙烯树脂、聚甲醛等高分子材料。打造2条产业链:即热塑性复合材料专用料→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热塑性复合材料汽车及工程机械应用;聚丙烯晴→碳纤维→碳/碳复合材料→航空航天、交通工具、工程机械部件。
——重大技术攻关。依托恒天纤维、凌云工业、晨光生物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河北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加工技术、硅谷新材料碳纤维制品、深州特种工程塑料等省级创新平台,加大水处理用膜、动力电池隔膜、氯碱离子膜、光学聚醋膜、可生物降解地膜等膜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力度,提升丙烯腈基碳纤维和沥青基碳纤维生产工艺水平。
——重点产业化项目。推进年产1.25万吨碳纤维复合材料、年产10万吨纳米橡胶复合材料、年产20万吨水性汽车专用涂料、年产4万吨橡胶助剂、年产800万平方米芳纶涂布隔膜等项目建设。
(五)前沿新材料。加强新材料前瞻性的创新研究,推进一批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石墨烯材料,加强高质量、低成本石墨烯的生产技术研发与应用研究,加快年产100吨石墨烯材料等项目建设,拓展石墨烯下游产业应用和推广。亚稳材料,加大亚稳材料成分设计、形成理论、微观结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研究,以及制备技术及其装备、加工工艺和工业性开发。超硬材料,继续探索超硬材料未知领域及其制备技术。超导材料,提高超导材料质量,降低成本,不断地推进超导材料的应用,重视探索新的超导材料。纳米材料,开发高性能的纳米催化剂、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纳米净化材料、纳米金属等,加快年产600吨纳米氧化锌等项目建设。3D打印用材料,积极探索3D打印用低成本合金粉末材料的产业化制备技术。
四、推进重点产业基地建设
石家庄国家半导体照明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深入落实中电科集团与我省战略合作协议,提速在建项目进度,加快LED半导体照明材料、新型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大直径外延片、液晶材料、超薄基板玻璃及成套设备等产品产业化步伐,加速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半导体照明产业集群。
唐山国家钢铁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火炬计划陶瓷材料产业基地。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发展高速工具钢、粉末冶金高速钢、模具钢、海绵钛等先进钢铁材料以及工业理化陶瓷、高温高铝陶瓷、特种陶瓷等陶瓷材料,力争全年销售收入增长10%以上,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
邯郸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发展办公自动化耗材、电子气体、金属材料、高性能碳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及系列应用等产品,推动重点优势产品扩规模、上台阶。到2016年底,有机光导鼓产能达到3500万支,墨粉1万吨,彩粉2000吨,电子气体2000吨、高纯氧化铝1万吨。
承德国家钒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加快钒钛磁铁矿冶炼技术的研究以及产品开发,提升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大力发展氧化钒、微钒合金、钛加工材及钛超微粉末等产品,力争规模和产能稳步增加,巩固北方最大钒钛产业化基地地位。
邢台国家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宁晋太阳能硅材料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发展壮大晶硅电池及组件、薄膜太阳能电池、光热利用、储能技术等产品,力争全年完成投资70亿元,新引企业10家,实现销售收入490亿元。
衡水国家火炬计划工程橡胶特色产业基地。坚持扩量提质并重,加快发展板式橡胶支座、盆式橡胶支座、球型支座、橡胶止水带、桥梁伸缩缝装置等系列产品,全年力争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0个,引进京津合作项目5个,产品销售占全国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
与此同时,依托各地产业基础和支撑条件,加快推进沙河现代功能玻璃与艺术玻璃、高碑店建筑节能技术国际创新园、沧州汽车专用化学品材料、徐水环保水性漆、大城保温建材、广平建筑铝模板等特色生产基地建设,着力构建特色鲜明、错位发展、链条完善、功能完善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格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发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定期研究落实新材料年度产业发展的工作任务和有关政策,加强新材料产业政策与科技、金融、财税、投资、土地等政策衔接配合,建立我省新材料产业统计制度,形成有利于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二)强化财政扶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工业转型升级资金、科技专项等各类资金按照打造产业链的要求,加强各环节的衔接,形成支持合力。通过贷款贴息、后补助和奖励等方式,支持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提速全省新材料产业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步伐。
(三)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重点新材料企业与金融机构定期沟通对接机制,引导商业性、政策性信贷资金加大对重点新材料项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新材料企业,优先支持其在新三板或创业板上市融资,优先支持其发行公司债和企业债。发挥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在重点产业基地组建新材料产业创业投资基金。
(四)完善服务平台。依托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相关科研院所、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建立面向全省新材料领域的研发平台。依托新材料产业基地或龙头企业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试验开发、推广应用以及设计加工、检验检测等一站式服务。建设一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专业孵化器、加速器,创新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吸引初创型新材料企业、人才、企业家向孵化器聚集。建立一批新材料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五)扩大开放合作。加强与中科院材料所、北京钢铁研究总院、有色金属研究院和北京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引导省内优势企业与专业研发机构、上下游产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利用央企外迁和投资战略调整的契机,加强与中钢研等重点央企的对接洽谈,吸引和承接京津新材料成果来我省转移转化,力争再引进一批新材料领域的重大项目。加大专业化招商力度,积极与国际知名新材料企业开展合作,从单一项目招商向产业链招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