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航空航天以及高端装备对碳纤维需求的稳定增长、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快速拓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9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5.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33%。
其中,拓展纤维板块碳纤维及织物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0.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11%,能源新材料板块风电碳梁业务实现销售收入7.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1%;通用新材料板块预浸料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61%;复合材料板块制品业务实现销售收入4003.1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02%;机密机械板块装备制造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008.2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5.12%。
拓展纤维、通用新材料、精密机械板块收入及利润均实现了增长并圆满完成年初目标,能源新材料板块受国外疫情和国内外碳纤维供需关系紧张的双重不利影响,未能完成预定目标,复合材料板块因产业结构调整,部分项目暂未结题,导致收入和利润均有小幅下降,期待今年能形成贡献。
公司研发费用达到2.74亿元,同比增长44%,新项目、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成果显著。
碳纤维板块在前期产品研发成果基础上,投入更多资源,关注产品应用拓展和市场培育,M40X等重点型号碳纤维研发实现性能达标。有序推进T800级、T1000级以及高强高模系列碳纤维在国防及高端装备应用中的产品准备和应用验证;确保量产碳纤维产品在保质保量前提下及时交付,稳步推动储备产能的等同性验证进程;持续开展工艺技术创新,完善TZ700S(T700级)生产工艺,突破超大容量聚合釜设计、制造及工艺,实现了干喷湿纺原丝线全纺位高速运行,为募投项目的顺利投产奠定坚实基础,为包头项目后期顺利推进做好技术储备,同时积极推动TZ700S产品应用市场开发,全年对外实现销售过千吨。
通用新材料板块成功开发风电预浸料、阻燃预浸料、无人机预浸料,其中阻燃预浸料进入PCD审核阶段,风电预浸料成功应用于风电叶片制造,并取得批产订单,各种高端预浸料产品不断完善性能数据库,推动产品在航空、航天、电子、船舶等领域的应用拓展。
能源板块105mm碳梁多种牌号碳纤维成功通过G1C测试,生产速度提升25%,并成功开发建筑补强板,开拓了拉挤工艺新的市场应用空间。
复材板块研发中心一期全面投产,二期已开工建设,AV500直升机、多款无人机等20余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部分已实现首架份交付,带动公司业务向下游延伸的目标和路径更加清晰明确。
精机板块成功开发龙门缠绕机、铺缠一体机、机械臂铺缠机等先进装备,非标设备标准化日趋成熟,复材箱体和地面保障装备市场逐渐打开。
包头碳纤维项目通过招拍挂取得项目用地并如期开工建设,一期年产4000吨碳纤维生产线按节点规划顺利推进,项目一期的八个主要建筑单体全部完成基础工程,计划在2022年建成投产并开始形成贡献。
公司三个募集资金投资建设项目均取得重要进展。其中,高强高模碳纤维生产线承担的科研项目取得重大成果,项目产品M40J级、M55J级国产碳纤维历经多个航天应用场景的应用验证,有望在今年得到放大应用;高强碳纤维高效制备技术产业化项目在报告期内如期建设完成,公司采用干喷湿纺工艺生产的TZ700S碳纤维产品在建筑补强、气瓶等一般工业和高端装备领域打开市场,有望成为公司碳纤维业务新的支撑点;公司先进复合材料研发中心一期在报告期内完成验收,先进的复合材料成型和生产装备、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公司业务向碳纤维下游延伸提供了重要保障。
公司荣获中国复材学会“全国轨道交通领域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一等奖”,“国产碳纤维复合拉挤集成技术开发及能源领域工程应用”项目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批山东省工业设计中心称号;精机板块荣获科技部“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拓展板块“国产碳纤维复合拉挤集成技术开发及能源领域工程应用”项目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荣获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材料产业集群领军企业、企业技术中心、两化融合优秀企业等称号;能源板块荣获中国复材学会“新锐品牌奖”。
公司获授权专利78项,创建市级创新工作室28个。目前各单位建立实施运行质量管理体系29个,含盖质量、环境、安全、能源、知识产权、两化融合、汽车行业、民用航空航天、军品、保密管理等多个领域,各项体系运行平稳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