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玻璃纤维
道生天合
沃达重工 液压机 华征新材料 天骐机械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市场评述 » 正文

玻璃纤维助力海底电缆工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9-27  来源:腾讯网  浏览次数:405
核心提示:20世纪50年代,导光的玻璃纤维被发现。玻璃纤维就是将矿石原料玻璃,把它高温融化,可以做出任何想要的形状。由于光能传送信息,
     20世纪50年代,导光的玻璃纤维被发现。玻璃纤维就是将矿石原料玻璃,把它高温融化,可以做出任何想要的形状。由于光能传送信息,光纤通信的概念孕育而生。最早将玻璃纤维用做信息传导技术的就是华裔科学家高锟,1966年他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指出玻璃丝可以用来通信,此后过了十一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成功实验,光纤通讯成功了。
    也就是说,光纤通讯这项通信手段被美国抢占先机,当时市场几乎被美国垄断了。可能大家都不知道玻璃纤维的作用,也许你看到“中国渔民立下大功,水中捞下多个监听器”这样的新闻,一些国家一直都在通过海底电缆来窃取国家机密。海底电缆能够实现长距离的通讯就是因为玻璃纤维的加入,没想到的是这也同时让一些欧美国家霸权的爪子越伸越长。
    国家那个时候早就对国外这些不义之举有所防备,所以中国政府一直在默默支持通讯发展。而被称为 “中国光纤之父” 赵梓森,这位令人尊敬的中国科学家,当时任职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他那时风华正茂,致力于“激光大气传输通信”这个项目,但在美国好消息传来的时候也迎来了研究瓶颈,因为激光大气通信在天气不好的时候根本不能实现全天候的通信!这怎么办呢?赵梓森院士灵机一动,为什么我们不赶快研究光纤通信呢?直接扔掉之前的项目,赵梓森院士准备往这个方向突破。
 
    于是,1972年,赵梓森提出咱们中国也要搞光纤通信,可是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他们又怎么会拱手让人,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呢?除了获取技术难,当时赵院士面临的是全国上下研究员的质疑,甚至有领导直接向赵梓森泼冷水“玻璃丝能通信?你不要乱搞!”可是赵院士深深地知道,如果这项技术不实现,将来外国人一定会卡我们中国人的脖子!没有资金,没有资料,没有实验器材,“三无”的赵院士还是坚持下来了,部分领导人也愿意小试牛刀,于是拨给他实验楼厕所边的一间保洁室,靠着几个自愿的老师,大家一起搞起了实验。
 
    而实验往往是需要牺牲的,在一次实验中,赵院士中毒了。当时一种化学物质正在实验器皿里沸腾,结果赵院士和他的团队操作失误,导致这种化学物质直接进入了赵院士的眼中,赵院士感到眼中巨痛,话都喊不出来。而这时实验的氯气也泄露出来,一向顶天立地的赵院士闻到了有毒的氯气直接晕倒在地,身边的人赶快将他送往医院急救。医生看到也不敢轻举妄动,毕竟这时实验中毒,具体的赵院士醒来亲自指导医生如何处理,两个小时的治疗过后,赵院士就生龙活虎了,立马返回了他心爱的实验室。
 
    这不得不让人佩服。就是像赵院士一样敬业的研究员,他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攻坚克难,最终成功拉起了国内第一条光纤。玻璃丝竟然真的能够实现通信!就在今天的人们看来也是非常不可思议的,玻璃纤维应用在信息传输当中,大大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而我们之前提到的海底电缆也是如此,没有玻璃纤维我们中国人今天就不能开着空调上着网,玩着手机打游戏,咱们如今的信息传输方式如此高效便捷,我们不应该忘记赵梓森院士和他研发的这项光纤技术。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c)2013-2020 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2021047099号

关注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