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BMC的质量检查 SMC片材的质量对成型工艺过程及制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压制前必须了解料的质量,如树脂糊配方、树脂糊的增稠曲线、玻纤含量、玻纤浸润剂类型。单重、薄膜剥离性,硬度及质量均匀性等。
剪裁 按制品的结构形状,加料位置,流程决定片材剪裁的形状与尺寸,制作样板,再按样板裁料。剪裁的形状多为方形或圆形,尺寸多按制品表面投影面积的40%一80%。为防止外界杂质的污染,上下薄膜在装料前才揭去。
(2)设备的准备
(a)熟悉压机的各项操作参数,尤其要调整好工作压力和压机运行速度及台面平行度等。
(b)模具安装一定要水平,并确保安装位置在压机台面的中心,压制前要先彻底清理模具,并涂脱模剂。加料前要用干净纱布将脱模剂擦均,以免影响制品外观。对于新模具,用前须去油。
(3)加料
(a)加料量的确定 每个制品的加料量在首次压制时可按下式计算
加料量=制品体积×1.8g/cm3
(b)加料面积的确定
加料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制品的密实程度 , 料的流动距离和制品表面质量。它与SMC的流动与固化特性、制品性能要求、模具结构等有关。一般加料面积为40%一80%,过小会因流程过长而导致玻纤取向,降低强度,增加波纹度,甚至不能充满模腔。过大,不利于排气,易产生制品内裂纹。
(c)©加料位置与方式
加料位置与方式直接影响到制品的外观,查看更多工艺信息登录复材应用技术网,强度与方向性。通常情况下,料的加料位置应在模腔中部。对于非对称性复杂制品,加料位置必须确保成型时料流同时到达模具成型内腔各端部。加料方式必须有利于排气。多层片材叠合时,最好将料块按上小下大呈宝塔形叠置。另外,料块尽量不要分开加,否则会产生空气裹集和熔接区,导致制品强度下降。
(d)其他
在加料前,为增加片材的流动性,可采用100℃或120℃下预热操作。这一点对成型深拉形制品尤其有利。
(4)成型
当料块进入模腔后,压机快速下行。当上、下模吻合时,缓慢施加所需成型压力,经过一定的固化制度后,制品成型结束。成型过程中,要合理地选定各种成型工艺参数及压机操作条件。
(a)成型温度
成型温度的高低,取决于树脂糊的固化体系、制品厚度,生产效率和制品结构的复杂程度。成型温度必须保证固化体系引发、交联反应的顺利进行,并实现完全的固化。一般来说,厚度大的制品所选择的成型温度应比薄壁制品低,查看更多工艺信息登录复材应用技术网,这样可以防止过高温度在厚制品内部产生过度的热积聚。如制品厚度为25~32mm,其成型温度为135—145℃。而更薄制品可在171℃下成型。
成型温度的提高,可缩短相应的固化时间;反之,当成型温度降低时,则需延长相应的固化时间。成型温度应在最高固化速度和最佳成型条件之间权衡选定。一般认为,SMC成型温度在120~155℃之间。
(b)成型压力
SMC/BMC成型压力随制品结构、形状、尺寸及SMC增稠程度而异。形状简单的制品仅需25~730MPa的成型压力;形状复杂的制品,成型压力可达7140~15210MPa 。SMC增稠程度越高,所需成型压力也越大。
成型压力的大小与模具结构也有关系。垂直分型结构模具所需的成型压力低于水平分型结构模具。配合间隙较小的模具比间隙较大的模具需较高压力。
外观性能和平滑度要求高的制品,在成型时需较高的成型压力。
总之,成型压力的确定应考虑多方面因素。一般来说,SMC成型压力在3—7MPa之间。
(c)固化时间
SMC/BMC在成型温度下的固化时间(也叫保温时间)与它的性质及固化体系、成型温度、制品厚度和颜色等因素有关。
固化时间一般按40s/mm计算。对3mm以上厚制品,有人认为每增加4mm,固化时间增加1min;
模压生产过程控制
(1)工艺控制
在压制时SMC的粘度(稠度)应总保持一致;揭开SMC的载体薄膜后,不能长时间放置,应在揭开薄膜后立即压制,不要暴露在空气中,防止苯乙烯过量挥发;保持SMC片材在模具中的加料形状和加料位置一致;保持模具在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均匀,恒定,应定时检查。保持成型过程中的成型温度、成型压力恒定,应定时检查。
(2)制品测试
应进行如下方面的产品的测试:
外观检查:如光泽度,平整度,斑点,颜色,流动纹,裂纹等;
力学性能测试: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弹性模量等,整件制品性能测试;其它性能:耐电性,耐介质腐蚀性。
SMC/BMC制品的缺陷与防治
表43.23SMC制品成型缺陷及其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