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即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醇酯,这种产品在生活中具有应用的广泛性,消耗也最大。本文即以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醇酯以下简用PET为研究对象,探讨PET聚酯回收及制备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PET具有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电绝缘性、绝热性不易自然消解,长期置留于环境中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损害,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以原油或天然气为第一手的高分子材料成本的不断增加,资源的不断减少,使PET聚酯的回收与利用成为一个新兴的话题及亟待解决的研究领域。论文拟梳理目前废PET聚酯的回收办法,即废PET聚酯的物理回收办法及运用、废PET聚酯的化学循环回收办法及运用、废PET聚酯的微波辅助回收利用办法及运用,并提出废PET聚酯再资源化制备涂料的方法与进展,包括聚酯树酯涂料制备、醇酸树脂涂料制备、聚氨酯的涂料制备,并在此基础上做出醇解产物改性制备粉末涂料用聚酯的实验及讨论总结。
1 废PET聚酯的回收办法梳理
PET聚酯的主要特点如透明性较好、柔韧度较强、质量较轻、稳定性较好,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饮料瓶、薄膜、电器绝缘材料等PET聚酯都可以应用于此。废PET聚酯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辟如废旧的PET包装材料、已经使用过的PET产品,另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在生产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边角料等。生产或加工过程中的废料、边角料由于清洁度难以达到,所以可以综粘、增粘等方面直接回收利用;第二种废料由因附带其他成分或污渍,必须经过纯化、分离等处理后才可回收利用。PET聚酯的大量应用与化学惰性难以自然降解,使得其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回收利用在当前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与关注。梳理废PET聚酯的回收办法,包括物理回收办法、化学循环回收办法、微波辅助回收利用办法,现在对以下办法的具体运用做出论述。
1.1 废PET聚酯的物理回收办法及运用
传统废PET聚酯的物理回收办法主要是填埋、粉碎、焚烧等简易办法,然而填埋占地面积大,并且污染大气与水环境,已被多数国家明令禁止。焚烧的办法则会产生多环芳烃化合物、酸性化合物、一氧化碳和重金属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对环境不利。简单再生是将废旧塑料破碎、洗涤、除杂质、造粒,然后加工成品或加入部分新聚合物,由于清洁的不彻底,不能直接当作食品包装再使用,只能作为次等产品运用于生产、生活中。物理回收办法在当前困境下做出进一步进展与改进,典型的废PET物理回收工艺流程主要是:PET废料→颜色分选→杂质分选→破碎→比重分选→洗涤→脱水→清洁PET片→造粒或再加工制品。物理循环新工艺办法显然较之传统单一方法有所改进,并且以其简单性、易于控制性、低成本性,在欧美一些国家也较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新工艺对原材料、分离、净化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如果未达标则不能作为食品包装使用,只能作为次等产品使用,所以其常与化学办法共同处理。
1.2 废PET聚酯的化学循环回收办法及运用
传统废PET聚酯的化学回收办法主要是高温热解、解聚、化学接枝改性等办法,高温热解法应用于聚乙烯、聚丙稀、聚苯乙烯等非极性塑料和一般废物中的混杂废塑料的分解,是通过加热有机物,破坏有机物的共价键,使其分解成低分子物,生成气体、油、焦炭等生成物。解聚则可以用水、甲醇、乙醇、乙二醇、丁二醇、氨水等溶剂物对其提纯,重新合成高品质材料,但其使用只能用于解聚型聚合物,其适用范围非常有限。水解根据水质的不同分为酸性水解、碱性水解、中性水解。醇解与水解是化学回收办法中使用最多的办法,其中醇解包括一元醇解与二元醇解,因其比水解更容易实施、降解速度更快,近年来在化学循环回收中应用最广,且得到进一步研究进展与改进,根据操作条件的不同,甲醉降解法可分为低压甲醇降解法、中压甲醉降解法和超临界甲醇降解法。低压甲醇降解法将将废PET加入熔融釜内,用过热水蒸气加热熔融,冷却固化后被输送到旋风研磨机内,经过分馏、冷凝、结晶、离心分离后获得DMT产品,低压甲醇降解法成本低、程序易,但转化率低且含一定量低聚物;中压甲醉降解法一般在180~280℃、2.0~4.0 MPa下进行其转化率有所提高,但仍然含有一定低聚物,对产品精制化不利;超临界甲醇降解法,采用超临界甲醇在270~350℃、大于8.0MPa的反应条件下解聚废PET,反应时间缩短,转化率提高,市场化价值最大。
1.3 废PET聚酯的微波红外辅助回收利用办法及运用
微波与红外辐射最早是发现于19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陆续得到广泛使用,用微波红外在废PET聚酯的降解领域中应用对于废PET的使用还是一个较近发现的新技术。微波红外辅助回收相对于物理、化学回收办法来说,环境污染更小、对资源的提取效率高,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处理办法有更好的效果。微波在当代已有了一定的应用,如微波无机、微波有机合成、微波离子体化学合成等,微波醇解的主要影响在于时间、功率、醇的类型与配料比、量的多少等方面。红热辐射较之微波在聚酯降解中则应用尚欠缺,需要进一步研发。总之,微波红外辅助回收利用办法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就目前应用来看对于资源转化率、环境污染度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改善,红外辐射尚处研发阶段,有待进一步试验与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