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玻璃纤维
道生天合
沃达重工 液压机 华征新材料 奥德机械
当前位置: 首页 » 复材学院 » 学术论文 » 正文

玻璃纤维增强PP性能、界面及基体晶态研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5-24  来源:复材应用技术网  浏览次数:29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工外光谱、偏光显微、DSC分析和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等方法考察了PP/玻纤的界面粘结性与其材料性能及基体结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材料复合过程中加入的界面反应性试剂及其与PF接枝而形成的接枝物可与
玻纤表面及其硅烷发生化学作用,促使玻纤表面树脂包覆层的形成,从而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强度及其力学性能;复合材料试样成型过程中,因树脂冷却收缩而产生的界面应力可应变诱导玻纤周围基体树脂的结晶,促使其结晶形态和结晶度产生显著变化;而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强度则是产生应变诱导作用和控制异相结晶的关键。

      关于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作用机理,现已提出了许多理论。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化学键理论、表面浸润理论、变形层理论、约束层理论和互穿网络理论等。这些理论对于许多实验事实虽已获得较为成功的解释,但它们各有侧重,并不能统一。特别是对于玻纤、树脂间既要形成牢固的界面粘结,与其界面应力又要同时得到有效松驰的要求并不能相一致。

      关于纤维材料对基体树脂结晶的影响,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是由于纤维基质表面异相成核作用的结果。然而直到目前为止,对于异相成核控制机理的解释却仍然众说不一。现比较重要的观点有:基质与基体间化学组成相似原理,晶型或晶胞参数相近原理,基质表面能控制原理以及界面应力的应变诱导成核原理等。这些理论虽然各自都能够解释一些实验现象,但也都存在大量反证,并不具备普遍性。

资料下载:   玻璃纤维增强PP性能、界面及基体晶态研究.pdf
 
 
[ 复材学院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复材学院
点击排行
(c)2013-2020 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2021047099号

关注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