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玻璃纤维
道生天合
沃达重工 液压机 华征新材料 奥德机械
当前位置: 首页 » 复材学院 » 行业知识 » 正文

玻纤废水处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07  来源:复材应用技术网  浏览次数:36

由于玻璃纤维以其轻质高强度,抗疲劳性能好,减震性好,耐化学腐蚀,电绝缘性高,热导率低,线膨胀系数小,可制得透明及各种色彩、成形工艺性能优越等特点,在许多领域里得到迅速推广使用。

但玻璃纤维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严重的玻纤废水。而且这些废水分散度很高、稳定性很好的乳液,化学组成十分复杂,尤其是石蜡型的玻璃纤维工业废水治理难度很大。目前国内生产企业对这种工业玻纤废水处理没有较为有效的方法,一般都采用常规的污水处理办法,而处理后排放结果距国家排放标准差距甚大,也有极少数企业,虽污水处理能达到国家标准,但成本太高、投资太大,不能为一般企业所能接受。因此滞碍了玻璃纤维的发展和应用。

目前,通用的玻纤废水处理方法有三种类型:1、生物化学处理方法;2、物理化学处理方法;3、物理处理方法。

(1)物理处理方法,只能作为玻纤废水处理初级处理。一般去除SS较好,对溶解性CODcr去除率很低,出水达不到2级排放标准;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可以去除水中绝大部分SS和部分溶解性污染质,但需投加较多药剂运行成本较高,产泥量多,操作较烦;生物化学处理方法,是利用生物去除水中的污染质。它净水效果好,运行成本最低,因此,环保管理部门推荐:对易处理的或稍加前处理即可生化处理的污水,应尽量采用生物化学处理方法。

玻璃纤维废水是一种有机废水,其性质与所含浸润剂种类有关。通常,浸润剂可分为三大类:淀粉型、增强型和石蜡型。这三类浸润剂的化学成分相差很大,即使是同一类浸润剂,由于产品的用途不同,化学组成的配方也有很大的差别。综合各类浸润剂配方的化学组成,拉丝废水成分主要是脂类、乳化剂、水溶性有机物、有毒物质、少量玻纤及残渣。以上几类物质为玻纤拉丝废水的污染物,其中固体有机物和水溶性有机物为主要污染物。

(2)生物化学玻纤废水处理方式为三大类:一类为活性污泥法,或改良的活性污泥法,它的优点是方法成熟、工艺简单、灵活性强,缺点是效率偏低,有污泥膨胀、上浮,且耐冲击力弱,生物活性差。另一类为生物膜法,优点是生物活性高,生物代谢周期短,协同性强,在操作恰当的情况下净水强度大(单位面积净水率),缺点是生物量少,操作要求严格,耐冲击力差,所以,非专门培训人员操作或水质有较大变化出水水质不良。第三类为生物接触氧化法,严格讲,它属于生物膜法,实质上,它是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之间,具有他们共同的优点,而克服了他们的缺点的一种方法。优点:生物量大、生物活性高;生物主体生长,无污泥膨胀之患(活性污泥法优点),产泥量少(是活性污泥的1/3)。

本污水站处理的废水主要由细小的玻璃纤维和设备漏洒清洗过程的浸润剂组成,呈现出明显的乳化液态。根据其特性,采取物化和生化相结合的处理工艺。

技术特点:
1、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主要特点如下:
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积大,池内的充氧条件良好,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都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及生物滤池,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由于相当一部分微生物固着生长在填料表面,生物接触氧化法不需设污泥回流系统,也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方便;

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含量多,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当有机容积负荷较高时,其F/M比可以保持在一定水平,因此污泥产量可低于活性污泥法。

玻纤废水处理主要工艺技术:
 

1、絮凝过程:
废水自调节池用泵打入絮凝沉淀池,沉淀池前端设置混合反应区,在此加入混凝剂和石灰乳液,在沉淀区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池内加装玻璃钢斜管填料,池底有污泥斗。使用PAC的优点如下:

1)净化后的水质优于硫酸铝混凝剂,净水成本与之相比低15-30%。2)絮凝体形成快、沉降速度快,比硫酸铝等传统产品处理能力大。3)消耗水中碱度低于各种无机混凝剂,因而可不投或少投碱剂。4)适应的源水PH5.0-9.0范围均可凝聚5)腐蚀性小,操作条件好6)溶解性优于硫酸铝7)处理水中盐分增加少,有利于离子交换处理和高纯制水。8)对源水温度的适应性优于硫酸铝等无机混凝剂。

2、生物接触氧化过程:
将调节沉淀池的水用提升泵打进接触氧化池,池内挂满生物填料,在射流曝气机供气条件下,吸附在填料上的好氧微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作用分解和消化有机污染物,填料选用优质的生物弹性组合填料,具有良好的布水布气性能。采用的射流曝气机使水体搅动与充氧同时进行,气泡细密,氧转移效率高。污水在其中停留6小时后,95%以上的有机物被去除,处理后的水进入
二沉池。

生物接触氧化法玻纤废水处理系统优点:
(1)填料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好,可以达到较高的容积负荷。生物接触氧化的容积负荷最高可达3—6kgBOD/(m3/d)。污水在池内停留时间短。
(2)生物活性高。曝气设备设在填料下,不仅提高了充氧效率,而且对生物膜起到了搅动作用,加速了生物膜的更新,抑制厌氧膜的增殖。
(3)对冲击负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在间歇运行条件下,仍能够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4)在生物膜上能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在活性污泥法中容易产生污泥膨胀的菌种,如丝状菌,在接触氧化法中不仅不产生膨胀,而且能充分发挥其分解、氧化能力高的优点。
(5)动力消耗低。池内的填料存在起到切割气泡、增加紊动作用,增大了氧的传递系数,省去污泥回流,使电耗下降。

3、二沉过程:
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生物填料上的生物膜经过一段时间生长后将会不断老化脱落,不断更新。脱落的生物膜随出水进入接触氧化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池底有污泥斗。

4、混凝过程
为确保废水中的悬浮物及色度处理达标,生化处理后增设混凝沉淀,投加混凝剂,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及部分有机物。具体参见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应用PAC+PAM的组合是投药法进行混凝,优点如下:
1)反应速度快,水质调整时间缩短了四分之一;
2)PAC使用量减少了三分之二,降低了费用;
3)外运的污泥量减少,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

玻纤废水处理各种工艺比较:

污水生化处理工艺比较

方法

工艺特征

优点

缺点

传统

活性污泥法

原污水从池首端进入池内,回流污泥也同步注入,污水在池内呈推流形式流动至池的末端,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吸附和第二阶段代谢的完整过程,活性污泥也经历了一个从池首端的对数增长,经衰减增长到池末端的内源呼吸期的完全增长周期。

传统活性污泥法系统对污水处理的效果极好, BOD 去除率可达 90% 以上,适于处理净化程度和稳定程度要求较高的污水。

1. 曝气池容积大,占地面积大,基建费用高;

2. 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能力较低;

3. 耗氧速率与供氧速率难于沿池长吻合一致,在池前段可能出现耗氧速率高于供氧速率的现象,池后段又可能出现相反的现象;

4. 脱氮除磷效果较差。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污水与回流污泥进入曝气池后,立即与池内混合液充分混合,可以认为池内混合液是已经处理而未经泥水分离的处理水。

1.+ 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2. 污水在曝气池内分布均匀,各部位的水质相同,将整个曝气池的工况控制在最佳条件,活性污泥的净化功能得以发挥。

1. 活性污泥较易产生膨胀现象;

2. 曝气池容积大,基建费用高;

3. 脱氮除磷效果较差。

A/O

厌氧阶段和好氧阶段串联,好氧阶段产生的剩余污泥全部回流到厌氧池。厌氧池中有足够长的污泥停留时间,污泥可以在厌氧阶段部分消化,污泥产率低。

充分利用了厌氧消化对降低色度、降解 PVA 、降低 PH 值,提高 BOD/COD 比值等有利的作用。

对于进水 COD 在数百毫克 / 升的污水, A/O 法是适宜的,但对于处理浓度更高的污水,会使处理成本上升。

氧化沟法

氧化沟的曝气装置的功能是供氧,使有机污染物、活性污泥、溶解氧充分混合、接触,推动水流以一定的流速循环流动。

1. 处理效率高,效果稳定,对水温、水质、水量的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

2. 污泥龄长,可以存活、繁殖世代时间长、增殖速度满的微生物;

3. 污泥产率低,且多已达到稳定,无须进行消处理;

4. 运行费用低。

占地面积大,基建费用较高。

生物接触氧化

在池内设置填料,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填料上长满微生物,污水与生物膜相接触,在生物膜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水得以净化。

1. 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力;

2. 污泥产量少,不产生污泥膨胀;

3. 易于维护管理;

4. 不产生滤池蝇,也不散发臭气;

5. 有机负荷高,投资省。

如运行到一定年限,填料可能会堵塞,需要更换;

 

技术标准:
设计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主要标准如下:

项   目

出水水质

CODcr(mg/L)

≤ 50mg/L

BOD5(mg/L)

≤ 10mg/L

SS(mg/L

≤ 10mg/L

色度(稀释倍数)

30

PH 值

6-9


 
关键词: 玻纤 玻纤废水处理
 
[ 复材学院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复材学院
点击排行
(c)2013-2020 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2021047099号

关注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