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玻璃纤维
道生天合
沃达重工 液压机 华征新材料 奥德机械
当前位置: 首页 » 复材学院 » 学术论文 » 正文

基于细观力学有限元法的复合材料有效模量的研究和数值模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08  来源:www.frpapp.com  浏览次数:28
   
       基于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代表性体积单元的仿真模型,将纤维和基体作为两种不同的材料建模。通过施加适当的边界约束条件和载荷,计算有效弹性模量。计算结果与部分实验和理论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所采用的方法能够较好地计算复合材料的宏观有效弹性模量。

       复合材料是一大类新型材料,具有强度高、刚度大、质量轻、抗疲劳、减振、耐高温等一系列优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其中一种。研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为宏观力学和细观力学两种方法。连续介质力学中假设材料为均匀,其目的是采用适当的本构关系描述材料外部作用的响应。这类本构关系是在不考虑材料微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宏观实验得到的。然而,不论是天然材料还是人工材料,即使在宏观尺度下表现出均匀性,实质上却是非匀质。所以,连续介质力学的描述只是一种近似,力学性能实验只能反映出材料的“整体”性能。连续介质力学并不能揭示出微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

       材料细观力学是20世纪力学领域重要的科学研究成果之一。它研究宏观均匀但细观非均匀的介质,多采用多尺度力学理论,目的就是基于材料细观结构的信息,寻找宏观均匀材料的有效性能,其基本思想是“均匀化”。对于弹性问题,从细观尺度的应力、应变场出发,通过应力和应变体积平均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材料的有效弹性性能,从而用均匀化后的介质代替原非均匀介质。

      从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及组分相力学性能预测复合材料宏观性能,通常有两种方法,即解析法和有限元法。早期多采用解析法,如Eshelby等效夹杂法、自恰法等,近期则多采用有限元法。

      本文主要分析单向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利用ANSYS软件将纤维和基体作为两种材料建立模型,通过施加适当的边界条件得出复合材料的应力场和应变场,进行体积平均得到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从而计算出复合材料沿纤维方向的等效弹性模量。最后将所得结果与部分实验值和理论预测值进行比较,发现三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本文所采用的模拟方法基本反映了材料的真实情况,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资料下载:   基于细观力学有限元法的复合材料有效模量的研究和数值模拟.pdf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模量 力学
 
[ 复材学院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复材学院
点击排行
(c)2013-2020 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2021047099号

关注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