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增强双马来酰亚胺(简称双马,或BMI)树脂基复合材料以高比强、高比模、耐热性高、耐辐射、耐磨以及性能可设计性等许多优点在航空、航天、兵器、舰船和汽车等领域得到普遍重视,并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保持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高韧性和高耐热性等一直是该种材料过去和现在发展的主要目标。添加高性能热塑性树脂是双马树脂增韧改性的主要手段。但是,传统的高性能(尤其是高韧性)双马树脂体系的配制方法主要有如下两种:一种是采用极性溶剂将双马单体、共聚物和热塑性树脂同时溶解制备胶液。然后采用溶剂法(或称湿法)制备成预浸料;采用湿法制备预浸料时,需要使用大量的极性溶剂,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损害,对环境也十分不利,而且生产效率低,因而湿法制备预浸料技术越来越受到限制。另一种方法是先将热塑性树脂在高温下溶解于双马单体共聚物如二烯丙基双酚A中后,再与双马来酰亚胺单体等混合溶解。由于双马来酰亚胺单体本身熔点较高而热塑性树脂又是分子量较大的聚合物,上述传统热熔法配制的纯树脂体系在室温下往往呈固体状态;尽管上述方法配制的树脂可以采用热熔技术制备预浸料,但是由于树脂粘度太高,热熔法制备预浸料十分困难,对工艺辅料如离型纸的耐热性等也有更高的要求,而由其制备的预浸料在室温下硬而无粘性,铺覆性差,操作不便,给制备复杂复合材料构件带来困难。同时,由于树脂体系的各组份分子间以分子级分散,体系反应活性较高,预浸料的室温力学性能储存期一般不超过一个月,所有这些阻碍了高性能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更广泛应用。
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研制一种新型双马树脂体系的配制方法,可适用于热熔法制备预浸料,提高预浸料可操作性,延长预浸料的粘性储存期,改善预浸料制备工艺,适用于制备各种复杂和大型复合材料构件,为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扩大应用提供关键技术基础。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原料
二烯丙基双酚A (DABPA),工业品,华东理工大学;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 MBMI),工业品,湖北洪湖双马树脂厂;改性聚醚酮( PEK-C),工业品,苏州工程塑料厂;碳纤维J丌OOSC-12000-50C(简称T700),日本东丽公司生产。
1.2双马树脂的配制
两种配制方法所用双马树脂体系的组成和配比完全一致,即MBMI: DABPA: PEK-C=100: 87:20(重量比)。
传统热熔法:首先将DABPA和PEK-C混合并搅拌,加热到180°C使PEK-C完全溶解后冷却到150qc左右恒温,加入MBMI使其溶解后立即倒出,冷却至室温待用。
浆料混合法:首先将DABPA加热到70一90°C左右后,将经过气流粉碎机粉碎的PEK-C颗粒和MBMI颗粒加入,初步混合5min后,将混合体系移到三辊混胶机上混合三遍。
1.3预浸料制备
采用美国生产的12in热熔预浸机,参照表l设定工艺参数制备预浸料。

1.4复合材料制备
采用热压罐制备BMI/T700复合材料层压板,固化过程:室温以2℃/min左右的升温速率升至180℃,保温th后升温至200℃,保温4h,130一140℃加压0. 6MPa。
1.5表征与测试
采用PE公司生产的差示扫描量热(DSC)仪测试树脂体系的固化行为,升温速率10°iC /min,氮气氛围;采用TA设备公司的AR 2000流变仪测定树脂体系的粘度一温度特性,升温速率为2°C/min;采用RHEOLOGY SCIENCE CORP.生产的动态热机械分析(DMA)仪测定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频率lHz.升温速率3℃/mm;预浸料及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测试依据和标准示于表2。

2 结果与讨论
2.1 配制工艺对树脂体系的影响
浆料混合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固体PEK-C和MBMI以固态颗粒形式悬浮并分散于较低粘度的液态双马单体共聚物DABPA中,形成以液体共聚物为连续相的树脂体系,保持连续相(液态共聚物DABPA)的粘性和工艺性。在固化温度下,固体颗粒溶解、熔化于DABPA中,MBMI将同时与DABPA反应,形成固化交联体系,基本过程示意图如图1。同时,由于MBMI以固态颗粒形式分散于DABPA中,因而显著降低了其与DABPA的反应速率,延长了树脂的室温储存期。
传统热熔法配制的双马树脂体系在室温下硬而无粘性,浆料混合法配制的双马树脂在室温和室温存放三个月后仍具有粘性。本工作同时研究浆料混合法和传统热熔法配制的树脂体系室温储存一定时间后的粘温特性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2。结果表明,由浆料混合法配制的树脂体系室温下存放三个月后粘度变化不大,在固化温度时的粘度几乎没有变化,而传统热熔法配制的树脂体系在经历20天后,粘度已增大明显。由于浆料混合法配制的树脂体系中MBMI以颗粒形式存在,显著降低了其与DABPA在室温下的反应速率。而在传统热熔法配制的树脂体系中MBMI和DABPA以分子级分散,室温下的反应速度较快,从而使粘度增加速度明显高于浆料混合法配制的树脂体系。


图3示出两种方法配制的双马树脂体系的DSC 曲线。结果表明,两种配制方法配制的树脂体系 起始反应温度、反应峰值温度及反应终止温度等基本相同,说明配制方法的改变对树脂体系的化学固化行为没有影响,这主要因为树脂体系的配方组成完全相同的缘故。

2.2配制方法对预浸料制备工艺和性能影响
采用浆料混合法配制的树脂和传统热熔法配制的树脂制备了,T700碳纤维预浸料,制备工艺参数示于表1。由于浆料混合法配制的树脂体系粘度明显偏低,因而制备预浸料时涂布头温度和热板温度比由传统热熔法配制树脂制备预浸料时的温度低30- 40℃,这有利于降低能耗,对离型纸的要求降低,提高预浸料的制备效率,同时可以显著降低预浸料制备过程中树脂的反应程度,有利于预浸料的质量控制。
预浸料基本性能的测试结果(表3,表4)表明,由传统热熔法配制树脂制备的预浸料硬而无粘性,铺覆性差,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表明,其力学性能的储存期为20天左右。而由浆料混合法配制的树脂制备的预浸料粘性良好,室温粘性和力学性能储存期至少3个月(由于时间原因,室温存放3个月以后预浸料的性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测试)。正如前节所提到的,由于采用传统热熔法配制的树脂体系中的各组分以分子级分散,因而反应速度快,室温储存期短。而浆料混合法配制的树脂体系中,MBMI以固态颗粒形式悬浮并分散于较低粘度的DABPA中,由于两种互相反应的物质分别以固液两相形式存在,二者之间的反应速率很低,从而使室温储存期很长。预提料粘性和铺覆性等可操作性改善以及室温储存期的延长非常有利于大型和复杂复合材料构件的制备,对于促进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扩大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2.3 配制方法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研究了由浆料混合法和传统热熔法配制的树脂/T700纤维预浸料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主要结果示于表5。结果表明,由两种方法配制的树脂制备的r700碳纤维复合材料基本力学性能和耐热性无明显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两种配制方法的树脂体系各组分含量、化学反应历程相同,所制备复合材料的性能也应当相同,实验结果证明了这一点。

3 结 论
与传统热熔法相比,浆料混合法配制双马树脂显著提高了树脂和预浸料的粘性和室温储存稳定性,预浸料由传统的硬而无粘性变成粘性和可操作性良好,室温力学性能储存期由原来的20天提高到三个月以上,并且使制备预浸料的工艺温度显著降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测试结果表明,树脂配制方法的改变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耐热性没有产生影响。浆料混合法配制树脂技术有利于高性能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用于制备大型和复杂复合材料构件,促进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更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