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凝土面层的基层处理要求
1.1)混凝土表面必须坚固、密实、平整,不应有起砂起壳裂纹和麻面等现象。表面清洁使用真空吸尘器进行表面清洁(尽量不要用水进行清理以免使基层的含水量太高),这样可以达到最洁净的表面创造最佳的涂层附着力。
1.2)基层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阴阳角度应做成斜面或圆角,平整度以2m直尺检查,间隙不得大于5mm。
1.3)混凝土地面搞抗压强度:≥25N/ mm2(25MPa)。
1.4)混凝土地面的表面粘接强度:≥1.5N/mm2(>210psi)混凝土基面在表面不足1mm厚度内通常是水泥浆形成的低强度层,反应收缩,温度改变或者荷载而产生的应力,都会导致粘接强度降低,最小粘接强度应≥1.5N/mm2。
1.5)水泥混凝土养护后,混凝土必须固化完全,不但强度要得到保证,而且基层要干燥,在表面深为20mm厚度层内含水率不应大于6%(采用潮湿类固化剂施工时含水率不受控制)。表面的浮灰尘和油污等擦洗干净,不得留有浮灰、油污、水泥渣、钢筋等残留物。
2、 若上述要求达不到时,就需要加以表面处理
2.1)混凝土基层如有凸凹不平或局部蜂窝麻面,可采用1:0.1:0.16耐酸胶泥修补平
整。对于混凝土表面大于0.5mm裂缝,直径超过2mm的蜂窝应进行修补。对于混凝土小面积的空鼓处做好标记。新衬胶泥需充分硬化,干燥后,再进行防腐层施工。
2.2)在施工前,先用钢丝刷刷清基层表面,除去浮灰尘土。使表面粗糙。平整以增添
基层与防腐层间的物理粘结力,然后用软油刷或吸尘器待认真除去残粉留粉尘。不宜用潮湿托把擦洗吸尘,以免水分渗入混凝土表面毛孔增高含水率,降低粘结力,造成防腐层分离和脱开从而失去作用。
2.3)水泥砂浆,混凝土基层有油污时要局部或全部用沾有丙酮或乙醇的纱团或碎布揩
2.4)表面修补:对于清理干净的表面孔洞、麻面用底漆油灰进行旋补,大的缺陷用树脂砂
2.5)混凝土表面处理达到要求后进行环氧打底第一遍涂刷。封闭底漆的涂刷应先对拐角、夹缝、麻孔及不平之处进行预涂,整体按顺序均匀细致,纵横交错涂刷封闭底漆,使整体项目全部渗透底漆,不得有漏涂、针孔、气泡等缺陷。24小时后第一遍底漆完全固化后,进行检查修补。然后进行第二遍的涂刷施工,保证质量合格厚度达到要求。
3、刷涂施工
3.1)涂刷时,将刷子的2/3沾上油漆,沾上漆的在桶边刮一下以减少刷子一边的油漆,拿出时,有油漆的一边向上进行涂刷。栏杆扶手的圆钢及死角位置涂漆时,用刷尖沾上油漆作来回弹拍涂装。用过后的漆刷要及时用稀料洗干净,以免刷毛变硬,刷柄要保持清洁。
3.2)涂刷时不能用力过大,回刷次数不要过多,涂刷时应纵横交织涂刷可以增加每层涂料相互粘结,并能补充相互之间涂刷不足之处。
4、胶液的不良渗透注意事项
4.1)玻璃布在使用前脱蜡不完全或玻璃布被污染,均会使胶液与玻璃布难于结合,造成涂胶时胶液产生滚珠现象,使玻璃布不易被胶液浸透。不但使玻璃钢容易产生白点、面白、分层等现象,而且能使玻璃钢衬层之间粘结力降低。要经过高温脱蜡后才能使用。
4.2)施工时所配制的胶液太稠,以致涂胶困难,或造成胶液在玻璃布的孔眼上架空,使玻璃布不能衬胶液渗透。
4.3)配制胶液时,搅拌效果不佳、混合不均,往往使填料分散度不理想,有时产生一些树脂包裹着未分散的填料团。由于胶中填料处在“干态”,胶液难于渗透玻璃布。有时还因填料太粗,在玻璃布孔眼上产生搭桥现象,也能造成胶液在玻璃布渗透不良。
4.4)贴衬玻璃布时,涂刷胶液不均,产生漏涂或涂胶过少,造成胶液不能完全渗透玻璃布.
4.5)含胶量的控制 玻璃钢中含胶量对玻璃钢的性能和质量影响很大。含胶量过低则易使玻璃钢产生白点、面白、分层、起壳等现象,使层与层之间抗剪切强度大为降低,从而降低了玻璃钢的力学性能。反之,含胶量过多,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胶流流淌现象。产生含胶量过低或过高的原因如下:
4.5.1)施工时涂胶不当。当漏涂、少涂或上胶次数不够时,会造成含胶量过低;当涂刷胶液太厚时,则易出现含胶量过高的现象。
4.5.2)胶液的稠度不适当。胶液太稠容易造成含胶量过高;胶液太稀则由于胶液中挥发性溶剂的增多,在树脂固化后出现含胶量过低的现象。
4.5.3)为严格控制玻璃钢含胶量,以确保施工质量,要准确控制胶液各项组分的加入量。在施工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脱液稠度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当树脂稠度太小时,则可采用多次上胶的办法,以确保玻璃钢衬里的含胶量。一般用手糊法贴衬玻璃钢时,含胶量最好控制在45%~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