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碳纤维缠绕气瓶由于其质量轻、强度高和良好的疲劳性能,已经在消防、医疗、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考虑到气瓶可能涉及高温工作环境,部分标准已经进行了相关描述,例如美国交通运输部的DOT—CFFC(2007)标准中明确要求气瓶需要承受50一90℃的热循环试验,而且若树脂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102℃还需进行高温蠕变试验。考虑到以上因素,一般要求所选用的环氧树脂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102℃)。
LY564树脂体系是一种适合高压复合气瓶缠绕使用的树脂。为了研究LY564树脂的固化特性,针对该树脂体系以不同升温速率进行了动态DSC扫描,用流变仪测量等温粘度和动态粘度测试,并对固化树脂进行DMA测试。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固化工艺,保证了固化效率。
2 ·试验部分
2.1 主要原材料

2.2 试验方法
树脂、固化剂和促进剂按重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呈透明的粘稠液体。
2.2.1 DSC试验
采用美国Rheometer scientific公司生产的DSC— SP型DSC扫描测试仪,不同升温速率动态DSC测试。升温速率5℃/min、:10℃/min、20℃/min,温度范围30—300℃,介质为流动N2。
2.2.2 流变试验
取一定量配好的树脂体系进行升温流变测试,温度范围30—120℃。LY564树脂体系在温度未达到120℃时,粘度已急剧上升,因此试验在120℃前终止。
取一定量配好的LY564树脂体系进行等温流变测试,温度为70℃、80℃ 、90℃ 。
2.2.3 DMA试验
固化工艺:90℃/2h+125℃/4.5h,随炉降温至65℃ :
试样打磨至标准尺寸:10×5×2 mm;进行DMA测试,升温速度:5℃/min,振动频率:1 Hz,温度范围30~160℃。
3·结果和讨论
3.1 LY564树脂体系的DSC分析
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通常随固化温度的增高速率加快、反应时间缩短。易长海等人[1]对BPEA一2/CYD一128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固化反应以不同的升温速率进行了DSC扫描,结果表明:DSC曲线的放热峰温度(起始温度Ti,峰顶温度Tp,终止温度Tf)随升温速率的增加而升高,随升温速率的增大,反应时间t m(固化时间)减小,放热峰形越来越尖锐,这符合以上的规律。树脂的固化反应一般是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的,而热分析通常采用的是等速升温法,对树脂体系采用不同的升温速度,DSC曲线的峰值温度有明显的差异,为了消除这种影响,需进一步应用外推法求升温速率为0时的峰值温度,从而确定最佳固化工艺范围[2]。若以升温速率对温度图,外推求出升温速率为0时的温度,则此值可作为最低固化温度,即最佳固化温度。即以起始固化温度Ti缓慢升温到峰顶温度Tp恒温固化,最后在终止温度Tf左右恒温一段时间使树脂充分固化。为使环氧树脂体系能很好交联,需找出能使树脂体系很好交联的固化时间和固化温度。
图1是LY564树脂体系,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动态DSC曲线和固化峰温度与升温速率的关系曲线。由图1可知,随升温速率增大,LY564树脂体系的固化起始温度Ti,固化峰值温度Tp和固化终止温度Tf升高,放热峰形变得越来越尖锐。表1可知,随升温速率增大,两种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热降低,固化反应时间减小。以升温速率对温度作图,外推求出升温速率为0时的固化工艺温度,根据这些值可得到最佳固化工艺。


利用外推法可以得到:LY564树脂体系放热峰Ti=88.4℃、 Tp=126.7℃、Tf=163.6℃。即88.4℃固化开始;126.7℃ 固化反应放热达到最大,163.6℃后反应近乎停止。理论上的固化工艺可以是:88.4℃恒温一段时间,然后升温到126.7℃ 恒温固化,最后在163.6℃恒温一段时间使树脂后固化完全。
3.2 LY564树脂体系的流变试验分析
树脂粘度反映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中基体树脂的流动特性,粘度既与温度有关也与时间有关[3]。温度越高,达到相同粘度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固化初期,粘度随温度增加而降低。此时没有树脂固化引起的粘度增加,所以粘度可能下降2~3个数量级;固化温度越高,温度造成的粘度降低就越多。固化反应开始时,固化反应导致的粘度增加会被温度升高造成的粘度降低抵消。随树脂继续固化,交联形成,固化反应引起的粘度增加起主导作用,粘度开始以较快速率增加,最后接近凝胶时,粘度增长速率接近无限大。

图2是LY564树脂体系等温条件下,粘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到,树脂体系在90~95℃之间粘度最低;试验开始到90%时,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95℃到试验终止时,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图3是LY564树脂体系粘度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可知,温度对于粘度的影响,在拐点之后,粘度上升速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通过试验数据可以得到,在70℃、80℃ 、90℃下,粘度达到1 Pa·S的时间分别为3 000 s,1 540 s和790 S;90℃时1011 s的粘度已达到140 Pa·S,已经凝胶。
从提高凝胶效率考虑,凝胶温度在90~95℃比较好,而LY564树脂体系在38.4℃已经开始固化,因此凝胶温度应不大于该温度。考虑到实际生产过程到升温过程,我们将凝胶温度定在90℃ ,凝胶时间根据产品表面达到凝胶状态来确定。
3.3 LY564树脂体系的DMA分析
固化时间和固化温度不同,环氧基的消耗程度不同,树脂的固化度也不同。为得到较高的固化度,首先要使树脂凝胶,发生线型聚合,生成长链分子;然后进行高温固化交联,即体型聚合。倘若凝胶时间不够,则需要较长时间后固化,才能使反应进行完全。

图4是LY564树脂体系按照90℃/2h+125℃/4.5h的固化工艺固化后得到的试样进行DMA测试结果。可以看出LY564树胳体系的Tg为123.4℃,完全满足使用要求;且未发现次级转变峰,可以认为树脂固化基本完全,同时考虑到生产效率和能耗成本的问题,未采用160℃的后固化处理过程。
4 ·结语
(1)LY564树脂体系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23.4℃ ,满足使用环境对树脂体 暴的要求;
(2)LY564树脂体系理论固化工艺为:88.4℃恒温一段时间,然后升温到126.7℃ 恒温固化,最后163.6℃恒温一段时间使树脂充分固化;
(3)LY564树脂体系的凝胶温度为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