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碳纤维进行低温等离子法表面处理,分别在室温和微波固化条件下将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复合成型,制备出碳纤维复合材料.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拉曼光谱对碳纤维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扫描电镜和能量散射光谱对碳纤维一树脂界面区形貌和儿素分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碳纤维经处理后,表面无序结构比例增大,有利于提高纤维的微波吸收能力,使微波同化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比室温固化复合材料更牢固,经过表面处理的碳纤维与树脂形成良好的化学键合,S-元素在复合材料界面区发生偏聚.
复合材料修复技术采用高性能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将其与树脂基体复合,在室温或适当的外界能源作用下成型得到复合材料,作为损伤区的连接件,修复效果显著,是战时装备损伤抢修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制备复合材料时,通常采用热固化成型技术,存在胶接区在热成型过程中产生热应力集中、固化时间长等缺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环境稳定性能,然而碳纤维表面光滑且呈化学惰性,直接将其与树脂复合,界面粘接效果差,影响了复合材料的使用效果,此外,已有的研究对碳纤维的表面处理研究较为深入,研究固化方式和表面处理方法对复合材料界面的共同作用还鲜见报道.
针对上述缺点,同时满足战时抢修需求,对碳纤维进行低温等离子法表面处理,并采用微波固化和室温固化两种成型方式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旨在研究碳纤维经表面处理后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而分析纤维结构的变化和微波特殊的加热方式对其复合材料界面区化学组成的共同影响.
资料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