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剂的配方是玻纤厂商使其产品适应具体用途和与竞争者产品相区别的主要招数。尽管复合材料性能也取决于纤维含量、短切纤维长径比这样一些参数,但E玻璃纤维本身并无多大区别。而就界面性能来说,漫润剂是主要变数。
浸润剂也是复合材料的“黑匣子”技术之一。玻纤厂商对自己使用的浸润剂详细配方都讳莫如深。尽管如此,了解一下浸润剂的作用和性能要求亦不无裨益。
纤维后加工的要求
玻纤制造商一般都生产多种产品。每种产品都配有各自独特的浸润剂配方。浸润剂化学人员必然遇到多种挑战:除必须适应苛的拉丝工艺条件外,浸润剂还必须具有后道加工工序和产品最终应用所需要的各种特性。在纤维将用来织造织物增强材料或在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将遭受其他磨损的情况下尤其重要.
高速度的后道加工工序一般使用浸润剂涂覆量(简称涂油量)较高的玻璃纤维。涂油量用术语LOI(灼烧损失)来度量,即通过烧掉纤维上浸润剂的方法来量化玻纤产品中的浸润剂(以重量%表示)。速度较高的加工工序可能要使用LOI为0.8%的纤维,而速度较低的加工工序也许只需0. 4%的LOI。
资料下载:
关于浸润剂的几点评述.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