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外大学合作的崭新之路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 韩杰才
哈工大自建校之初就与俄罗斯有着不解之缘,学校在不同发展时期都从不同侧面折射了中俄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2011年,我校已与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乌拉尔联邦大学、远东联邦大学、鲍曼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莫斯科动力学院等30余所俄罗斯工科精英院校共同成立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并开展了实质性交流与合作,开创了两国同类高校联盟的先河,目前已成为两国同类高校合作的典范。联盟以“汇集中俄工科精英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推进中俄人才交流与科技合作,促进两国创新型经济的共同发展”为宗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技合作及人文交流,在中俄两国教育界、科技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依托哈工大的教学、科研机构和2004年成立的国家级 “中俄科技及产业化中心”, 2011年2月21日,“哈工大中俄人才交流和科研合作基地”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并被纳入国家 “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框架。基地将依托哈工大已存在的各类对俄交流平台,进一步深化我国高校与俄罗斯高校务实合作,使得对俄合作成果惠及国内其它高校。
在中俄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俄工科大学联盟(ASRTU29)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一是依托“中俄人才交流与科技合作基地”创建中俄两国青年学生定期开展科技文化交流的长效机制,传承中俄世代友好,加深中俄两国青年学生间的友谊。
二是秉承“搭建平台,促进中俄合作交流”的原则,在原有我校召开的“中俄材料科学年会”、“中俄宇航技术研讨会”和“中俄能源技术研讨会”等13个固定学术会议的基础上,依托基地,利用阿斯图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扩大交流范围,不断提高中俄两国高校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科研创新和国际交往能力。
三是坚持把人才培养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结合特色优势人才培养项目,积极推进中俄两国复合型科技俄语人才的培养,全面推进阿斯图联合研究生院和俄罗斯来华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可以说,经过几代人近百年的不懈努力,哈尔滨工业大学对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做出了自己的特色。站在新的起点,面向未来,哈工大将充分发挥地处东北亚,辐射俄罗斯及独联体的地缘优势,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凸显其在全国高校对俄合作的引领作用,力争成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对俄合作的桥头堡。我们坚信,只要中俄两国的优秀大学携起手来,定能为两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两国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做出贡献,注入动力,探索出一条21世纪大学合作的崭新之路。
搭建中俄青年科学家交流的重要平台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 靳晓明
应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倡议,2014-2015年双方共同举办 “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将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在高水平上运行,促进中俄世代友好,带动双方在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领域务实合作。“交流年”将按照“广交朋友、深化合作、面向未来、世代友好”的方针,以及“跨领域、广覆盖、多层次、不间断”的原则举办。“2014中俄青年科学家交流论坛”是在“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框架下举行的多场重要青年科学家交流活动之一。
科技合作是连接中国与俄罗斯最重要、最活跃、最持久的纽带。通过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科技合作分委会所形成的有效合作机制,使中俄科技合作在平等互利、成果共享、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基础上得到了良性的发展。
近年来,中俄两国在科技领域的交往日益密切,双方在纳米技术、能源、节能、环保、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科技发展优先领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合作,两国大学、科研院所间的访问交流日益密切。通过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互相利用科技资源,中俄两国都获益良多。
继续深化中俄双方在高技术和创新领域的合作,迫切需要多多引导两国科技人才,特别是青年科学家加强交流,开展科技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合作。“2014中俄青年科学家交流论坛”的举办为增进两国青年科学家的互动和了解、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渠道搭建了一个独特的重要平台。
衷心希望,中俄两国青年科学家们通过积极参与各种中俄青年科学家交流活动,进一步弘扬两国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治学、勤于奉献的精神,为新一代青年学子树立楷模,承继中俄两国传统友谊,共同努力,共同创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财富。
中俄科技合作有广阔的空间
2014中俄青年科学家交流论坛暨中俄先进材料与加工技术国际会议学术委员会副主席、鲍曼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教授 谢尔盖·雷兹尼克
通过本次论坛,我希望能给中国、俄罗斯两国的科学家带来一些先进的经验和成果分享。中俄两国在科技方面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尤其是在新材料领域。
我们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已经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特别是在复合材料领域。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应用在航天、造船、体育、道路建设等方面,鲍曼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正在实施一个宏大的计划,就是研究最新的、可应用在航天飞行器上的复合材料。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水平相当高,通过合作,我们双方研究的水平在共同提高。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青岛,我知道青岛正在发展蓝色经济,我想在深海潜水器的材料开发上,我们的技术会有用武之地。
中俄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友谊,我们这个论坛其中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在两国青年科学家之间建立起友谊。这次有许多俄罗斯的青年科学家来到青岛,他们和中国的青年科学家们会有一些学术报告,也会有机会进行交流,他们有着各自的研究方向和优势,我想他们会在这里找到未来的合作伙伴。我们要把中俄间的友谊传递下去,不是10年、20年,要100年。
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中俄两国的高校能够加入到论坛中来,共同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
深化国际科技合作 助推社会经济发展
青岛市科技局副局长 徐凌云
今年以来,青岛市科技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以承担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和创新型城市“双试点”任务为契机,围绕青岛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围绕青岛市社会发展和 “蓝色、高端、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推进国际科技合作的政策体系。以世界眼光凝聚和整合国际创新资源,构建国际科技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园区和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支持我市企业和研发机构 “引进来,走出去”,国际科技合作取得显著进展。
一是不断完善国际科技合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鼓励和支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出台《青岛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认定管理办法》、《青岛市国际科技合作促进工程》等政策和措施,正在组织编制 《青岛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规划》,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和鼓励各区市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重点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组建了青岛市国际科技合作专家组,进一步发挥青岛市科技交流中心在推动全市国际合作领域的协调服务作用。
二是布局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园区和基地。围绕青岛市“蓝色、高端、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发展要求,加强引导和扶持,在红岛经济区、西海岸经济新区、蓝色硅谷核心区等规划建设一批国际合作创新园区,重点在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海洋科技、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吸引全球先进技术项目、高端人才团队等落户创新园区,实施一批高端成果产业化项目,争创国家级国际合作园区。
2013年,青岛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中德生态园获批“青岛国家绿色制造国际创新园”,成为我市首个国家级国际创新园。目前,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海洋科技、环境保护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建设的各类国家级国合基地总数达到16个,市级国合基地已达21家,领域和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在创新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深度。我市的主要产业起步和发展都得益于成功的国际合作。目前,我市瞄准国家目标,积极参与国家的政府间和多边科技合作项目,努力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深度,提升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引导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结合全市发展需求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从引进单个技术成果,向支持引进国外研发机构提升,并支持技术输出,带领我市企业走出去。
为增强青岛海洋领域研发和产业竞争力,打造蓝色产业领军城市,我市重点与乌克兰、挪威、日本等国家合作建设了海洋工程领域研发机构,引进国外高端研发人才,进一步增强了青岛海洋工程领域竞争实力。
四是积极引导企业和科研单位“引进来走出去”。目前,青岛市的科技合作伙伴已遍布全球。除了与北美、欧洲、前独联体国家、日韩等传统合作国家和地区以外,近年来加强了与以色列、中东欧、东盟、非洲等区域的科技合作交流。
今年以来,美国天时海洋石油装备研究院、挪威诺瓦克(青岛)海洋工程设计院、日本日东电工海洋防腐产业化基地、中乌特种船舶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相继落户青岛。我市科技部门与英国、芬兰、以色列等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加强合作,签署《国际科技合作意向书》,为我市企业引进先进技术、项目和人才,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专业化服务。
积极推动我市企业走出去。支持南车青岛四方公司等企业参加我国政府代表团出访泰国、中东欧国家,展示我国高技术成套装备研发制造水平。利用尼日利亚总统访华的契机,积极向尼方部长、州长代表团推介我市现代农业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企业,促成尼日利亚的大学和企业与青岛农业大学、青岛顺德塑料机械公司等科技合作,并与农大签定了《尼日利亚河流州科技大学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备忘录》等,拓宽了我市企业、大学的技术“走出去”渠道。
五是加强国际技术转移工作。围绕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引进英、俄等知名大学、高水平研发机构设立的科技服务机构,建立引进先进技术的畅通渠道,搭建国际科技合作服务平台,培育国际科技合作服务团队,为我市企业等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提供政策咨询、国际技术转移、科技外事等专业化服务。与中国科技交流中心、牛津大学ISIS科技创新公司等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技术转移工作,与我市现有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嫁接,逐步建立网络化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