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玻璃纤维
道生天合
沃达重工 液压机 华征新材料 天骐机械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给纺机装上"互联网大脑" 常州智能制造在"破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23  来源:中吴网综合报道  浏览次数:53
核心提示: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本土化的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提出在接下来10年里,我国将实施制造强国的战略。就在本周,《中国制造2025》的“常州行动纲要”也正式发布。常州本土制造业未来又将迎来哪些新变化呢?
   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本土化的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提出在接下来10年里,我国将实施制造强国的战略。就在本周,《中国制造2025》的“常州行动纲要”也正式发布。常州本土制造业未来又将迎来哪些新变化呢?
 
  机器换人 智能制造在制造业“破冰”
 
  在常州市武进五洋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的数字工厂里,王水正在与工人一道调试这台刚从日本进口的设备。
 
  在这个总投资1.5亿的数字化工厂里,过去需要两到三天才能完成的纺机部件,如今只要4个小时就能下线。五洋纺机在业内的另一个创举,是将纺机连上互联网,公司技术人员可以在线了解投入使用中的机器设备运行状况,并及时提供维修保养建议。
 
  正是依托给纺机装上“互联网大脑”这一优势,今年上半年,在纺织机械行业销量缩减三成的形势下,五洋纺机的销量逆势增长了三成。
 
  在江苏省刚刚公布的70家“江苏示范智能车间”当中,常州有12家企业上榜,位列全省第二。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组件全自动智能生产车间,就是其中的一员。按照原先的规模,400兆瓦的生产线,人员劳动力需要1000多人,现在通过自动化车间的改造,仅仅需要300人不到的员工,产量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比之前有所增长。
 
  去年,常州市启动了50个“机器换人”项目,总投资接近7亿元。包括长海玻纤、波士顿锂电池在内的多家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智能化车间。
 
  去年,常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过1.1万亿,在全国280个地级市当中,排名第25位。加快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变,已经成为常州打造“智能制造名城”的首要任务。
 
  人机合一 掘金“工业4.0”
 
  工业“4.0”的核心是智能化改造。智能化改造不仅仅局限在设备更新换代,更在于让智能化成果发挥出最大的能效。机械和人才的双重需求,对处于智能制造初级阶段的本土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近,常柴股份有限公司的多缸柴油机车间,进入到智能化改造的试验阶段。看着一台台全自动机械安装到位,工人们突发奇想,除了装配流程自动化,像给机器加油这样的工序,是不是也能让机器代劳呢?常柴公司多缸机厂工作人员韦丹平说:“如果用上我们的自动化加油设备的话,每一台机子过来,下面的托盘都有自己的读写头,车过来,油就可以完美地加到每一个点上。”
 
  车间工人的大胆设想,加上技术人员的改造,使得这台原本用来注胶的机械臂,现在还承担了加油的功能。如今,这个车间里的内装机工艺,已经有五成以上实现了自动化。
 
  尽管机器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然而,怎样让机器操作更灵活,怎样让工人接受智能化设备,成了当下企业运行中最大的挑战。
 
  发展智能装备制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市既定的发展战略。
 
  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入520亿元,占到工业投资比重将近6成;同期,全市高新技术投资增长17.8%,增幅高于工业投资12.8个百分点。
 
  在企业自身加大投资的同时,常州市还将建立30亿元的市级工业和信息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智能制造、“四基”发展等制造业转型升级关键领域。与此同时,以天合光能、快克电子为代表的一批企业,正在从原先的单一产品销售,向提供整体化的系统增值服务转变。市经信委主任蒋自平说:“今后我们的业态发展,并不光是卖产品,更主要是要卖服务,变一次赚钱为N次赚钱。有了三年行动计划还不行,要化解成年度的工作计划,我们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取得成效。”
 
关键词: 长海玻纤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c)2013-2020 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2021047099号

关注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