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通力合作的典范
在风场9号机位前,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副总经理许建军介绍说,青海省海南州特高压外送基地电源配置项目1300MW风电场,是世界首条100%输送可再生能源特高压通道示范工程一期配套电源项目,电能通过±800kV直流特高压线路从青海省海南州输送至河南驻马店市。项目为国家及青海省重点建设项目,由国家能源局批准建设,青海省能源局进行招标,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标投资主体,并由黄河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负责项目建设管理。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副总经理许建军
据了解,该项目共有5家整机企业供货,其中三一重能机组所在比例最大,供货120台2.5MW机组。今年4月18日,项目首台风机开始吊装。目前风机基础已全部浇筑完成,预计9月30日风电场将实现全容量并网。现在正处于并网前的最后冲刺阶段。
在许建军看来,这一风电项目建设,集合了开发商、整机商、建设公司各个环节的力量,堪称全产业链合作的典范。最终实现了优化风机布局,提高年上网电量;减少运维期的工作量,降低全生命周期投资成本;保证高寒、高海拔地区风机基础浇筑质量,加快风机安装、调试进度等各项目标。
该项目进行了多项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例如,风机基础沉降自动观测: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风电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对风机运行的实时监护和预测性管理。
在施工环节优化吊装工序:为实现海南州切吉乡1300MW风电场“9.30”全容量并网的目标,项目方采用为每台主吊设备配备大型辅吊提前进行第一、二段塔筒吊装作业的方式,减少主吊作业时间,进而加快吊装速度,保障工期。
风光储多能互补联合运行:增强了新能源电源的调节能力,改善了新能源电站的输出特性,增强了大规模新能源发电送出能力和消纳水平,提高了电网安全稳定性和可靠性。
数字化智能工厂的秘密
海南州风电大基地的高效顺利建设离不开机组的及时保质保量交付。作为该项目交付工作完成最好的三一重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保障交付工作的?
三一集团副总经理、三一重能数字化本部总监彭旭表示,及时保质保量的交付离不开三一数字化智能工厂的支撑。同时,三一积极布局风电叶片生产智造基地,叶片智能工厂、发电机厂、整机厂为风电“抢装”保驾护航。
三一集团副总经理、三一重能数字化本部总监彭旭
在叶片环节,三一借助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全面提升叶片智能制造能力。通过智能装备、自动化、数字化及三现视频的视觉分析大数据应用,高效协同实现自动化、准时化生产,打造持续改进叶片制造和运营系统,实现成本、质量、效率的最优配置。
三一建成国内风电行业第一条总装脉动式柔性生产线,线内配置了工业机器人、数字化拧紧等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形成了工序平衡和快速反应的流程化生产模式,大幅提升风电主机的自动化和柔性化生产能力。
彭旭指出,三一通过建设风电主机智能制造工厂,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最终构建虚拟工厂,实现了整机从生产到交付的全流程透明、高效、可控,为海南风电基地项目按时交付提供了决定性的保障。
助力风电进入智慧时代
在风场集控室,投运后每一台风机的实际运行情况都清晰可见,这得益于三一智慧风场技术的应用。三一智慧风场系统通过对全场风机性能分析,可以衡量风机发电性能,反映设备的风能转换效率,从而精确地呈现每一台风机的运行状态,从根源上提高风机稳定水平。
据介绍,智慧风场产品由集控和场控两部分组成,场控运行在风场侧主要由SCADA全场监控系统、EMS能量控制系统、PHM故障预警系统及CMS在线状态监测系统组成。集控运行在区域集中监控站,由集中监控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及资产管理系统组成。
三一重能智慧风场业务负责人介绍说,智慧风场产品核心价值是“提质增效,安全智能”。基于数字孪生的寿命预测控制使机组延寿3-5年;基于深度学习的部件风险预警使机组的故障率降低10%-15%;基于先进传感的无人值守运维每年降低运维成本7-15元/千瓦。
“通过叶片振动的趋势分析,提前1周预警叶片螺栓松动能有效避免叶片重大安全问题。通过全场数据的深度学习,提前4个月预警主轴承润滑不良,能有效延长主轴承寿命降低维护成本。”负责人举例说到。
当前,智慧风场正快速向下一个阶段演进,通过数字化的赋能使得风电的智能化正在从个体智能到群体智能发展,真正实现“自主决策、机组群聊,协作出力,社群进化”。
随后,大家移步到升压站二楼中控室,由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云峰进行风场主线图讲解。
蓝天白云,牛羊肥美,秋风阵阵,青稞飘香,让人沉醉不知归路。在世界屋脊,在美丽的青藏高原,我们与醉美的自然资源和最新的科技结合的风电场有了一次美丽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