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压成型工艺始于1909年,当时主要用于生产以木粉、石棉及石英粉为填料的酚醛复合材料制品。随着SMC、BMC和新型塑料的出现,模压成型工艺发展很快。据1990年国外统计,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各种成型工艺中,模压成型工艺的占有率已达42%以上,居各种成型工艺之首。
模压成型工艺的主要特点:①生产效率高,便于实现专业化和自动化生产;②产品尺寸精度高,重复性好;③表面光洁,无需第二次修饰;④能一次成型结构复杂的制品;⑤可进行批量生产。
模压成型的不足之处在于模具制造复杂,投资较大,加上受压机限制,最适合大批量生产中小型复合材料制品,随着金属加工技术、压机制造水平及合成树脂工艺性能的不断改进和压力也相对降低,使得模压成型制品的尺寸逐步向大型化发展,目前已能生产大型汽车部件、浴盆、整体卫生间组件等。
模压料的组成:
1.合成树脂
复合材料模压制品所用的模压料要求合成树脂:①对增强材料有良好的浸渍性能,以便合成树脂和增强材料界面上形成良好的粘接;②有适当的粘度和良好的流动性,在压制条件下能够和增强材料一道均匀地充满整个模腔;③在压制条件下具有适宜的固化速度,并且固化过程中不产生副产物或副产物少,体积收缩率小;④能够满足模压制品特定的性能要求。
按照以上的选材要求,常用的合成树脂有: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乙烯基树脂、呋喃树脂、有机硅树脂、聚丁二烯树脂、烯丙基酯、三聚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其中不饱和聚酯树脂主要用于SMC、BMC等。
为使模压制品达到特定的性能指标,在选定树脂品种和牌号后,还应选择相应的辅助材料、填料和颜料。
2.增强材料
模压料中常用的增强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开刀丝、无捻粗纱、有捻粗纱、连续玻璃纤维束、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毡等,也有少量特种制品选用石棉毡、石棉织物(布)和石棉纸以及高硅氧纤维、碳纤维、有机纤维和天然纤维等品种。有时也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混杂料作增强材料。
为了减少玻璃纤维的强度损失和提高合成树脂对增强材料的粘接效果,最好采用增强型浸润剂所制得的玻璃纤维制品。
3.辅助材料
一般包括固化剂(引发剂)、促进剂、稀释剂、表面处理剂、低收缩剂、脱模剂、着色剂(颜料)和填料等辅助材料。
(1)稀释剂 也叫溶剂,在配制树脂胶液时将合成树脂稀释至需要的粘度,以增强树脂对纤维及其织物的浸润能力。同时由于对树脂粘度的降低,还增加了树脂胶液对填料的容纳能力,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内改善树脂固化物的性能。
(2)表面处理剂 又叫偶联剂。它能显著提高合成树脂与增强材料之间的粘结强度。常用的表面处理剂可分为三大类,即沃兰类、硅烷类和钛酸酯类。
(3)固化剂和促进剂 它们是辅助材料的主体。固化剂又叫引发剂,即:是由其自身的分解或与合成树脂分子链上某官能团的反应,而引发树脂分子与固化剂分子之间以及树脂分子之间的相互反应,最终使树脂变成不熔不溶的三维空间大分子结构。
促进剂则是固化剂的辅助试剂,它能显著地降低固化剂分解反应、固化剂与树脂分子之间反应的活化能促使树脂的固化反应能够加速进行。固化剂和促进剂应以液态为好,以便能在树脂胶液中获得最大程度的均匀分布。
(4)脱模剂 指能使模压制品顺利地与模具相脱离的物质。加入到模压料中的脱模剂又叫内脱模剂,它能在模压料的成型温度下熔化,并自动迁移到模具与模压料的边界上,从而在模具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不粘性的薄膜。最常用的内脱模剂是硬脂酸盐类。
(5)着色剂 又叫颜料。它是使模压制品的表面呈现出不同色彩的物质。
(6)填料 为改善模压制品的某些性能向模压料中加入的粉状固体物质。填料能够提高模压料的流动性,降低模压制品的收缩率,提高制品的表面光洁度。某些填料还能改善制品的耐热性、耐腐蚀性、电绝缘性等。一般填料的加入量为树脂用量的15﹪-20﹪。